返回首页

吴敬琏:去杠杆防风险需消除“跷跷板效应”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摄影/本报记者 车亮)

  中证网讯(实习记者 欧阳剑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吴敬琏15日在“2017金融街论坛”上表示,当前经济发展有两个主要目标,一是要稳住经济增长,防止经济失速;二是去杠杆,防止出现系统性风险。这两个目标需要同时实现,但他们之间又存在矛盾。

  吴敬琏指出,在去杠杆、防止系统性风险积累时,往往会出现增长率下滑;要保持经济稳定中高速增长,又会出现杠杆率上升,风险积累,这种现象被称为“跷跷板效应”,是宏观经济政策的施政过程中令人头疼的问题。

  吴敬琏分析,“跷跷板效应”出现的原因是在世界经济形势发生巨大变化的情况下,金融业的功能和行为发生了扭曲。从本世纪初开始,特别是在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后,中国过分地从需求侧找出路,想通过宽松的货币政策来拉升经济增长,而货币超发和信用膨胀则造成风险积累、杠杆率升高。要防止风险,经济增长速度就必然下滑,于是就出现了“跷跷板效应”。在原来货币超发和信用膨胀的发展途径下,金融业的盈利模式是依靠数量扩张来赚钱。实际上,金融业基本功能是在于通过在地区、行业、不同的时间段之间,分配金融资源来带动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

  吴敬琏表示,消除“跷跷板效应”最根本办法是从供给侧找出路。只有供给效率提高,才能通过较低的资源投入取得比较好和比较高的增长效果。因此,要解决当前问题,金融业就需要回归原来的职能,即通过货币、资金的先行作用来实现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

  由此金融业就面临重大改革,目前核心任务就是提高效率。新的创新产业和技术需要金融创新,吴敬琏表示,在我国目前条件下,技术创新有两个主要内容。一是从0到1,这种创新具有明显的高风险和高回报特点。对创始企业来说,最需要在创业的各个阶段都有与其相适应的金融形式。另一个主要内容是从1到N,对别人的创新加以提高和改善,将其运用到十几亿人的大国当中。从1到N的创新也需要有跟它相适应的金融形式,开辟新的金融业务。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