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经济向好夯实股市根基 机构看好“转型”机会

徐昭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中证网讯 (记者 徐昭)宏观经济稳中趋好为A股市场平稳健康运行提供了坚实的基本面支撑。多位机构人士认为,改革持续深化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增加。在此过程中,以新经济为代表的行业、公司发展将迎来持续利好,成为股市投资的重点,其中,消费升级和新兴产业是重要的投资方向。
  基本面向好夯实股市“底气”
  平安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魏伟认为,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已经是大势所趋,新兴产业是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是中国企业新一轮全球竞争的关键所在。明确的行业发展趋势,政府政策的大力推动和支持,企业的研发投入不断加大,综合来看,中国的新兴产业正处于良好发展的势头之下,推动中国企业在本轮经济转型中获取更强的国际竞争力。
  从宏观上来看,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认为,今年经济总体增速最大的特征就是“平”,政府通过宏观调控措施,多措并举,不搞强刺激。关于经济增长,没有新周期,只有新常态。但总需求调控与供给侧改革需要共同推进,供给侧改革的政策其实使得供给曲线左移,是在做减法,所以必须要配合拉动总需求的政策,这样才能防止经济增速回落。
  华泰证券首席宏观研究员李超认为,经济运行中不平衡和不充分的领域就是资本市场的投资机会,要应对和解决发展不充分的问题,实质上就是补短板。结合我国当前国情,主要是要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同时挖掘传统动能中尚未得到充分发展的成分。
  李超指出,从供给侧角度看,每一轮技术革命都会带来经济潜在增速的大幅提升,解决发展不充分的问题,核心是要增强科研创新能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带动经济潜在增长率的提升。从需求角度来看,一是要挖掘发展潜力仍然很大的领域,比如推进居民消费升级;二是要继续完善传统动能发展尚不充分的方面,比如继续完善广大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看好“转型”投资机会
  “国际比较视角看,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中等偏上收入国家的行列,也就是进入了突破中等收入陷阱的决胜阶段。”李超认为,从人口结构、产能拐点以及生态环保三个角度,辅助分析,我们比较像30年前的发达国家,以美国为例可以参考分析我国未来30年的发展,消费升级和新兴产业是重要的投资方向。
  李超表示,以美国的经验看,30年后的一大趋势是消费升级,即从传统的消费品向服务消费转变。结合我国人口现状和城镇化进程,以及房地产调控的长期思路,房地产行业的暴利时代逐渐远去,未来更容易发展做大的行业大概率出现在消费升级领域。
  李超指出,在美国近30年的发展中,从资本市场的市值结构来看,传统的工业部门、周期性行业部分市值存在下降趋势,消费行业部分市值基本稳定,金融行业稳中有升,成长性行业,如新技术、新材料、专业服务行业、高端消费等市值占比不断扩大。这反映出未来在中国进入新时代以后,以新经济为代表性的公司、行业预计将会迎来持续性的发展机遇。
  “在不考虑未来爆发式增长的保守估计下,新兴产业现在较高的估值对行业未来的盈利增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魏伟认为,短期来看,外延并购定增趋严对新兴行业盈利增速的拖累可能已经接近尾声,三季度新兴行业的盈利增速有望触底回升。而长期来看,部分新兴行业的估值可能有所偏高,投资者可以通过聚焦“真成长”、投资行业龙头以及静待产业进一步成熟的方式来降低风险。推荐投资者关注PEG 合理、布局优势明显、具有较强技术壁垒的新兴产业公司。
  具体来看,广发证券策略分析师廖凌认为,需要持续重点关注的主题投资机会主要有六个方面。一是战略新兴产业,“十三五”时期战略新兴产业重点发展领域边际扩围,重 点包括数字创意产业、基因测序、柔性显示(OLED)、人工智能、物联 网、5G、空天海洋等新动能。二是军工强国,军民融合是军工行业改革的重点落地方向,是国防和军队现代 化的必经之路。三是土地流转,延包有利于土地流转交易,全产业链释放红利,提升农业长期竞争力。四是绿色金融及环保,环保趋严背景下,绿色金融助力环保产业发展。伴随市场对未来环保投资增长预期提升,重点关注工业环保和生态 PPP 两大领域。五是“一带一路”,未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更具广度和深度,重点关注跨境电商、特许经营、PPP等新型合作模式。六是国企改革,“做强做优做大”是国企改革的根本思路,主要手段仍然是重组和混改。
  招商证券高级策略分析师张夏认为,创新中国方面,应将“十三五”规划八大新兴领域作为主攻方向,重视新兴产业各细分领域龙头;美好生活方面,消费升级仍然作为重要配置方向,更加重视玩好、乐好、用好,重视影视、游戏、出版等符合数字经济发展的传媒领域在付费大时代逆袭的机会,重视VR/AR等在未来三年可能会实现产业化的消费升级领域,重视新消费业态、新消费模式带来的机会;美丽中国方面,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发展带来的爆发机会。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