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银监会进一步完善流动性风险监测体系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中证网讯(记者 陈莹莹 实习记者 赵白执南)银监会近日就《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办法》)公开征求意见。《办法》修订引入了三个量化指标,进一步完善了流动性风险监测体系,细化了流动性风险管理相关要求。修订后的《办法》于2018年3月1日起生效。

  此次修订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新引入三个量化指标:净稳定资金比例、优质流动性资产充足率和流动性匹配率,前两项分别适用于资产规模在2000亿元以上和2000亿元以下的商业银行,第三项适用于全部商业银行。二是进一步完善流动性风险监测体系。对部分监测指标的计算方法进行了合理优化,强调其在风险管理和监管方面的运用。三是细化了流动性风险管理相关要求,如日间流动性风险管理、融资管理等。

  银监会相关负责人就发布《办法》答记者问时表示,优质流动性资产充足率相较流动性覆盖率更简单、清晰,该指标值越高,说明银行优质流动性资产储备越充足,抵御流动性风险的能力越强。流动性匹配率可对潜在错配风险较大的银行进行有效识别。

  修订后的《办法》还根据新监管指标的不同特点,合理设置了过渡期。对于新增的优质流动性资产充足率和流动性匹配率两项指标,分别设置的达标期限为2018年底和2019年底。对于银行较为熟悉的净稳定资金比例则不设置过渡期。对于资产规模新增到2000亿元的银行,《办法》还赋予了缓冲期,在突破次月仍可使用原监管指标,之后再适用新监管指标。

  “随着国内、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金融市场出现了很多新特点,银监会对原办法进行补充和完善对于商业银行更好加强流动性管理、保持银行体系稳定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光大银行风险管理部总经理高志兵认为,“《办法》设置过渡期,商业银行可以按照监管要求改进流动性风险管理的体系和技术方法,通过主动资产管理满足监管的要求。”

  工商银行资产负债管理部赵传新表示:“工商银行一直采取稳健审慎的流动性管理策略,下一步我们将根据监管要求持续完善我们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机制,统筹做好集团流动性风险的管理,保持集团流动性安全稳健。”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