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中保协发布《2017中国长期护理调研报告》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中证网讯(记者 程竹)12月20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以下简称“中保协”)在京发布《2017中国长期护理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地区为调查框架,以当地60岁及以上老年人和30-59岁成年人两个人群为调查对象,系统分析了老年人失能状况、服务使用情况和服务需要、成年人养老规划、保险保障需求等内容。

  报告显示,对老年人来说,70岁的年龄在身体机能和护理服务两方面都是一个重要的临界点。超过70岁,一方面自理能力下降,重度失能的人群比例显著上升;另一方面合适的专业护理短缺,同时护理费用上升。在专业服务和保险等第三方支付“双失”的情况下,服务和费用负担均集中在家属、尤其是子女身上。因此,我国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设恰逢其时,发展适合中高龄及高龄老年人需要的专业服务体系也迫在眉睫。

  在对成年人的研究中,报告发现,商业护理保险目前在人们的养老规划中发挥的作用较为有限,市场存在“轻保障、轻服务”、“重储蓄、重理财”的问题,保障型产品的覆盖面很窄。

  中保协秘书长商敬国指出,老年人的健康、养老、护理等问题是全社会最关心、最重视的领域之一。今后,中保协将建立跨行业、跨领域的长期护理工作机制,系统地开展我国长期护理保险的研究和推动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政策制定,服务于养老体系建设,也服务于保险行业发展。

  相关人士指出,发展我国的长期护理须从以下三方面考虑:一是要打基础。顶层设计离不开微观数据的积累,没有失能发生率、服务需求、保险支付意愿等客观的数据,长期护理保险体系无法开展有效的资金管理、服务资源匹配或标准制定,商业保险也无法进行精准定价和风险管控。二是要有顶层设计,协调系统地推进。长期护理是摆在医疗卫生、保险保障、社会管理、健康产业等多个领域面前的共同挑战。需要发挥财政政策、社保制度、市场化运作的各自作用,找到最优组合。三是找准保险业定位。保险产品是金融产品,优势是利用市场化经济手段配置社会资源,实现效率最大化。保险行业要发挥支付方有效配置资源的作用。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