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千亿新基金将建仓 前期增持品种或成首选(附股)

黄小聪每日经济新闻

  随着股指走高,新基金发行也开始呈现跑步入市的节奏。近期,包括中欧基金、鹏华基金等公司旗下基金纷纷宣布提前结束募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发现,今年以来,累计有千亿左右的新基金成立,正逐步入市建仓。在大盘已有过一轮明显涨幅的情况下,新基金将会选择什么样的股票建仓?而老基金在去年四季度建仓或持续加仓的一些个股是否会成为新基金建仓的首选,又将带来怎样的风险?

  千亿新基金将入市

  同花顺数据显示,2015年1月,新成立基金为59只,发行份额806.05亿份,其中股票型基金有20家,发行份额333.51亿份、混合型为24家,发行份额344.32亿份;2015年2月,新成立基金5只,发行份额96.35亿份,股票型和混合型均为2只,发行份额分别为36.9亿份和57.42亿份;正在发行中的权益类基金有16家,按1月和2月已成立的平均发行规模测算,这些权益类基金总规模将达千亿。

  而在1月份的新成立基金中,发行份额超20亿份的基金达到13家,其中中欧明睿新起点、MSCI中国A股ETF、工银国企改革股票、上投摩根安全战略股票四只基金发行份额均超30亿;而在2月份新成立的基金中,国投瑞银新动力、鹏华弘盛也分别有20亿和37亿的发行量。

  从近期新成立的基金公告中可以发现,多只基金均宣布提前结束募集。据统计,从去年三季度之后,宣布提前结束募集的品种主要是股票型和指数型产品。

  从募集资金超30亿的基金来看,中欧明睿新起点募资金额近50亿元,从基金经理葛兰的简历来看,她是美国西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博士。历任国金证券研究员,民生加银基金研究员。中欧相关人士表示,公司比较明晰团队运作的形式,会采用一个核心人物加投资经理的运作方式,至于建仓方向主要还是根据策略和风格来定。

  另外,募资将近35亿的工银国企改革股票基金,基金经理为何肖颉和王君正,这两位基金经理分别又是工银核心价值股票和工银金融地产股票的基金经理,从这两只基金的四季度持股情况看,所持有的重仓股都有较大涨幅,其中锦龙股份、万科A、浦发银行和中国平安均被两只基金共同持有。

  此外,拟任募资34亿的上投摩根安全战略股票基金经理卢扬表示,将在2月底开始建仓,其中与安全战略相关行业的股票资产投资比例将不低于非现金基金资产的80%,并对国家安全战略、环境安全、信息安全及食品安全四大主题全面覆盖。

  卢扬同时还是上投摩根双核平衡混合型和上投摩根转型灵活配置基金经理,从重仓持股的情况来看,除了杰瑞股份未有明显涨幅外,其余重仓股涨幅都较大,而股价涨幅较大的信雅达都在这两只基金重仓股中。

  关注基金增仓个股

  一般来说,基金等资管机构都会建有股票池,而其投资也会在这些股票池所涵盖的个股范围内,那么从基金四季度的投资情况来看,民生银行除了安邦保险的不断增持,多家基金公司也是不断加码,如长城基金、华夏基金、光大保德信基金等。

  民生银行目前股价在9.2元左右,相较于安邦在去年12月底10元左右的扫货成本,有10%左右的优势,另外,民生银行虽然从6元一路上涨近一倍,但目前也回调至9元附近,这或许会成为新成立基金建仓银行股的首选。

  另外一些基金持仓个股,相比1倍以上股价涨幅来说,目前涨幅还较少,其中包括新动力、浦银安盛价值成长、国泰金鑫分别持有1303万股、902万股、703万股的冠城大通;招商优质成长、招商大盘蓝筹分别持有353万股和459万股的王府井;中欧盛世持有1737万股的华孚色纺;嘉实研究精选持有2578万股的海宁皮城;嘉实周期股票持有1150万股的潞安环能;中欧新动力持有710万股的阳煤化工等。

  还有一类个股只被某家大型基金公司旗下多个产品持有,而目前股价也未有明显涨幅的,也可能成为新基金建仓的方向之一。工银瑞信旗下的工银瑞信信息产业、工银核心价值、工银稳健成长分别持有信威集团568万股、620万股、907万股,虽然信威集团去年有过一轮上涨,但工银瑞信信息产业、工银核心价值在四季度加仓以来,未有明显涨幅。

  此外,大摩主题优选、大摩品质生活以及大摩卓越成长分别持有大杨创世111万股、179万股和239万股,在这轮上涨中,大杨创世的涨幅也不算高。

  值得注意的是,还有一类基金是通过非公开发行进驻成为上市公司前十大股东的,这类股票,即使未有明显涨幅,但需要关注其增发价格,如果现价高出增发价格较多,且限售期时间不长的个股,则需要引起足够的警惕。

  如兴业全球、汇添富、中欧基金等通过非公开发行持有三湘股份,持股限售期为12个月,这波行情以来,三湘股份并未有明显涨幅,虽然目前处于停牌状态,但是停牌前7.5元左右的价格对于5.41元的增发价格已高出不少,限售期后是否会集中兑现值得投资者关注。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