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新经济暖风诱发调仓换股 公私募加码成长各有算盘

何晓晴21世纪经济报道

  “最近政策转向支持科技创新型企业,比如富士康上市以及优质中概股回归、并购重组审批节奏加快等都是符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这将持续扭转对成长股的风险偏好。”3月6日盘后,磐耀资产总经理辜若飞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根据记者了解,其仓位较去年四季度就大幅增加,加仓的主要方向就是成长股。

  格上理财研究员杨晓晴也称,近期,四类独角兽企业IPO无需排队,使得创业板情绪指数显著高于大盘股。

  不过,创业板指在3月6日早盘触碰半年线之后,受压回落。

  截至当天收盘,从春节后开始至今,创业板指数涨幅已经超过9%。

  “这并不意味着创业板即将迎来系统性的投资机会。”当天盘后,重阳投资一位负责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即便是BATJ回归的话,投资者也会有对比。只有那些相应板块中有基本面支撑的、好的投资标的才会有更多的机会。”

  当天,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采访当中获悉,不仅仅是私募,公募机构也加大了对中小创优质成长股的调仓力度。“早在去年年底,我们就有基金经理增加配置了一些创业板股票。”对此,深圳一家基金公司投资总监直言。

  新经济暖风

  对此,在中海基金看来,截至目前,创业板政策变化是对2015年牛市结束以后,对于中小创板块政策一刀切的一个积极改变。而这样的改变叠加现阶段发审委严格的审核制度带来的影响在于,第一,能够促进优质的新兴经济代表企业在A股登陆上市,而不是因为我们制度和政策相关的限制迫使其在海外上市。这一改变有助于提升市场短期对于中小创板块的风险偏好,提升其估值。

  其次,具备成长属性和新经济代表的创业板,在19大确立以创新为核心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建立过程中,是未来经济的主要代表。因而,政策上的变化能够更好的促进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让这些独角兽企业能够做大做强。

  第三,政策变化使得创业板相关标的稀缺性再次凸现出来,投资者能够更进一步给予他们更好的估值。

  辜若飞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目前,我们仍然坚定的认为目前市场风格正在进行切换。”其理由在于,从基本面的角度来看,经过过去两年以白马股为代表的蓝筹股已经完成了估值修复的过程,从估值提升的角度很难进行进一步的上行。

  未来,蓝筹内部必然会经历大的分化。很多公司增速缓慢甚至下滑的是无法支撑现有估值水平的,而很多优质成长股,经过过去两三年的整体大幅下跌,已经有部分公司被市场低估,并且成长股的市场偏好已经处于多年的历史底部,市场对白马和成长股的预期差比较大。

  辜若飞认为,创业板的总市值最近两年表现不佳,是因为之前2015年的牛市将大部分成长股的估值水平炒得太贵。经过了两年多的估值回归之后,目前有部分优质公司已经被市场低估,但是整体看可能还不是非常便宜的时候,这个时候投资仍需要精挑细选。

  对此,辜若飞表示,“我们认为本轮成长股的上行一定也是结构性的,因为小盘股和成长股是不一样的,我们所看好的是细分行业的龙头公司,同时具备低估值和业绩高成长,这类公司目前市场上已经可以挑出不少。比如半导体、传媒、部分医药以及消费类的优质成长股。”

  伪成长股难获认可

  但是,在海富通国策导向混合基金经理施敏佳看来,市场风格明显切换的一大前提是利率大幅下降,较低的利率水平使得投资者愿意购买高估值标的,而目前国债收益率仍处在相对高位。

  “因此,在持续加息的大背景下,中国大幅下调利率存在困难,市场风格短期不会存在明显转变。”施敏佳预计。

  对此,中海基金也认为,站在当前这个时点,其看好优质的高科技、新经济为代表的企业在A股的投资机会。

  “但创业板估值仍未到历史低位,我们只能选择业绩与估值匹配的一些个股,或者符合国家未来经济发展方向的标的进行投资。”中海基金相关负责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对于投资机会的选择,中海基金亦建议寻找“隐形冠军”。现阶段,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供给端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多个细分制造业龙头正快速地进入由“量”到“质”的升级发展过程中。这些细分行业的格局正在发生快速变化,随着越来越多的细分行业龙头脱颖而出,资本市场上相关标的也有望得到不断的推动。具体而言,可以关注电子、通信、大机械(含军工)、医药、新能源车等五大创新硬科技行业。

  不过,杨晓晴也提醒,新经济高科技公司受政策照顾将更多更快地进入A股,而且容易享受高估值待遇,但投资者需注意其背后的风险,高成长的背后也有高不确定性,比如新技术的替代、公司核心人员的变动、战略的调整等。所以在布局创业板股票时,即便对于新经济高科技公司也要注重基本面研究、精选个股。

  如从产业布局的角度、从三到五年的时间维度去考量这个公司所在的行业以及它在行业中的核心地位判断它是否值得投资,同时持续跟踪该公司季报数据,根据它的上下游、供应链、竞争对手等来判断它的竞争优势是否能够长期持续。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