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最后42天“风格切换魔咒”惊扰 公私募调仓加剧分歧

21世纪经济报道

  11月19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的多位基金经理对这一轮的吃饭行情都很重视,有的在调仓,有的在加仓,成长股受到基金经理更多的关注。

  其背景是,临近年末排名战,A股上演逆袭行情,并且11月份以来市场投资风格突然从大盘股切换至成长股。然而对这一轮成长股行情能走多远、怎么走,业界仍有分歧。

  切换至成长股?

  11月19日,一位华南大型基金公司基金经理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坦言:“最近两周,中小市值风格大幅领先大市值风格。不过,这个趋势发展能够持续与否,大家分歧很大。”

  上述华南大型基金公司基金经理表示:“年末,不仅公募考虑排名,私募也会考虑收益。所以对这种吃饭行情都会比较重视。这个时候要是参与的话还是选成长股,考虑TMT、新能源、次新股等。”

  对此,某深圳基金公司负责量化基金的投资总监说:“跟进的指标10月底附近就已经转向了,但是这是一个短期行为。至于能走多远,个人认为,会超大家预期。”

  “我们在11.4与11.11连续两周提示市场风格短期将切换至成长股,政策边际催化+资金边际增量,是本轮风格切换主要力量。”广发策略团队首席分析师戴康表示。

  似乎一夜之间,市场投资风格出现了巨变。

  年末投资风格转换在历史上并不少见。

  广发策略团队的研究表明,从历史经验来看,四季度一直是市场风格切换阻力较小的一个窗口期,2010年以来的9年中,有7年四季度发生了明显的风格切换(概率78%),启动的时点多在10-11月,2018年也契合A股这一“季节性规律”。

  而成长股未来行情也可能出现分化。11月19日,凯石基金总经理助理兼基金经理梁福涛表示:“市场超跌反弹,经济政策兼顾稳增长,鼓励民营企业,市场政策鼓励并购重组,有利于超跌的成长股、中小市值股票表现。但随着行情进一步演绎,成长股也会分化,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成长性的行业和子行业的龙头会走得更远。”

  不过,对于风格转换的可持续性部分机构人士存疑。

  11月19日,基金研究中心研究员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11月以来市场看似向成长股切换,其实更多是主题甚至“妖股”的炒作。

  “要警惕2014-2015年是并购重组高峰,要警惕年底企业三年到期业绩承诺无法兑现导致商誉减值。”黄曦漪说。

  同一天,格上财富研究员张婷也表示,“目前来看,风格并没有持续性切换。”

  “盈利问题是制约A股的主要因素;另外中美利差的收窄,人民币贬值压力仍在;美股波动加大,也会对A股形成扰动。”张婷说。

  加仓还是减仓?

  到了年末,该加仓还是减仓,这是一个问题。

  11月19日,西域投资董事长张小玲指出:“我们加仓看多了,会继续加仓。”

  “我认为市场盈利效应和流动性会继续向好。我们还是选消费、证券、新能源行业的股票投资。”张小玲说。

  上述基金公司的投资总监也表示:“年底大家都会对明年看好的方向进行提前布局,每家都会有逻辑地调整。”

  对投资者年末的投资,上述投资总监建议:“还是需要在自己熟悉的领域进行投资,否则就只有追涨了。目前对一般投资者来说,投资宽基最稳当。”

  而广发策略团队指出,除了利率、政策和增量资金等因素的共振之外,年末排名考核压力下公募基金的“存量腾挪”,配置“此起彼伏”也助推了风格切换行情的时间和空间。

  对此,张婷认为:“四季度考核接近,公募加仓中小盘个股的倾向已经显现,但是多数基金仍以蓝筹仓位为主,并不会发生大的风格漂移。”

  不过,梁福涛认为:“A股经历3年多调整,已经经历了较为充分的调整,整体市场估值处于历史底部区域。存在外围等影响因素,短期市场还会反复。”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