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北向资金再次“先知先觉” 378亿大买核心资产

机构:市场有望迎来估值修复行情

林荣华 李惠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在外围股市涨势如虹的背景下,A股周三(19日)“仙人指路”冲高回落,但昨日(20日)市场不再犹疑,在龙头白马和大金融板块的合力助推下一路拉升,沪指盘中直逼3000点,上证50指数则成功突破前期跳空缺口。6月以来,北向资金已净流入378.57亿元,龙头白马成为增持对象,贵州茅台、中国平安等个股的净买入均超10亿元。业内人士表示,反弹行情有望延续,未来随着政策变化,A股有望迎来分母端行情。
  核心资产发力
  昨日各大指数中,上证50指数领跑,涨幅达3.51%,至此成功回补5月6号的跳空缺口。从上证50的成分股表现看,金融股尤其是券商股功不可没——6月17日刚刚调入上证50指数的中信建投涨停,中国人保上涨8.07%,华泰证券、海通证券、中信证券的涨幅也都超过6%。
  事实上,昨日申万券商板块上涨6.08%。今年2月底3月初,作为牛市先锋的券商板块表现抢眼,申万券商板块自去年10月22日涨停后,2月22日上涨9.72%,2月25日再度涨停,中信建投更走出10个交易日8个涨停板的超强走势。某私募研究员表示,大盘本轮调整自4月22日开始,但对市场风险偏好更为敏感的券商板块自4月4日起便开始调整,较长时间的调整令其在行情到来之际首先引领两市。
  除了券商,以龙头白马股为代表的核心资产表现出色。五粮液、中国平安、招商银行昨日盘中股价均创历史新高,贵州茅台离前期历史最高点也触手可及。某大型私募人士表示,一方面,美联储在6月份的会议声明中修改了部分关于经济情况和预期的表述,对经济前景的乐观看法“不确定性有所增强”,释放出明显的鸽派信号,同时欧洲也出现降息信号。另一方面,外围利空因素边际向好,多重利好助推市场上涨。
  两路资金“先知先觉”
  两市的放量上涨,印证了6月以来一路买买买的北向资金再次“先知先觉”——Wind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北向资金净流入606.88亿元,创单月净流入最高纪录,随后大盘开启上涨行情。截至6月20日,6月以来北向资金净买入达378.57亿元。昨日大涨之际,北向资金并没有出逃的意思,反而乘胜追击,当日净流入55.65亿元。从具体增持对象看,以龙头白马为代表的核心资产依旧是北向资金的主攻方向。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19日,北向资金对贵州茅台、中国平安、爱尔眼科、海螺水泥、五粮液等个股的净买入金额均超过10亿元。
  除了北向资金,抄底ETF的资金也有所行动。Wind数据显示,6月19日,南方中证500ETF份额增加3.22亿份,总份额达89.27亿份,再创历史新高。以当日净值计算,资金净流入16.81亿元;华泰柏瑞沪深300ETF份额增加1.05亿份,以当日净值计算,资金净流入3.93亿元;华夏上证50ETF份额增加1.67亿份,以当日净值计算,资金净流入约4.78亿元;易方达创业板ETF份额增加2.04亿份,以当日净值计算,资金净流入约2.97亿元;国泰中证全指证券公司ETF份额增加1.59亿份,资金净流入约1.48亿元。以昨日净值估算,A股ETF昨日净流入约25.50亿元。
  有外资人士认为,北向资金近期的净流入,主要是前期偏短线的资金回流。主流做资产配置的应较稳定,并不会有频繁操作,即估值高时少买,估值低时多买。煜德投资指出,外资长期配置中国核心资产的趋势仍然是确定的。虽然短期因为各种因素阶段性流出,但随着MSCI、富时指数等进一步将中国市场纳入,外资长期增配中国的趋势仍然不变,而中国的优质核心资产是外资长期投资视角配置的主要方向。
  估值修复值得期待
  展望下半年,星石投资表示,全球降息潮或将来临,预计今年下半年我国货币政策的内外部掣肘都将有所缓解,国内货币政策空间将进一步打开。并且,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看,当前政策利率仍然处于较高水平,存款准备金率相对较高,汇率总体保持稳定,货币政策仍有空间。对于A股市场来说,一旦货币政策空间打开,一方面,货币供应增加,无风险利率下行提升风险资产估值,从分母端驱动市场修复;另一方面,市场流动性改善,有利于上市公司融资,进而促进企业盈利改善,从分子端驱动市场回暖。
  凯丰资本也认为,当前时点,政策放松或将临近,可做多A股。一方面,全球在放松,包括美联储口风转变、印度三次降息等;另一方面,中国10年期国债比美国10年期国债利率高约1.2个百分点,提供了空间。此外,外部不确定性预期出现边际改善。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