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广东探索“基金+PPP”资本运作模式

朱文彬 于勇上海证券报

  民间投资的热情,在今年出现了难以预料的降温。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5月份中国经济数据显示,民间投资同比增速降至3.9%。通过推动民间资本参与PPP项目来发挥投资在经济稳增长中的关键性作用,显得尤为迫切。

  然而,在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政策配套不齐全、长期回报机制缺乏保障等因素的影响下,虽然国家在大力推广PPP,但民间资金的观望情绪依然较为严重。为此,广东正在PPP推进上进行一项最新探索,就是通过政府引导的“基金+”模式,将PPP项目演进为公司的机制,并谋求积极的资本运作模式,提供更具流动性的投资回报方式,来吸引民间资金活水。

  记者从6月26日举行的2016广州PPP创新发展研讨会上了解到,广州城发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简称 “广州城发基金”)拟通过运用多元化的投融资工具及资本运作手段,大力整合社会资本与行业资源,自成价值闭环,在不需要财政投入的前提下,向城市建设提供资金支持。

  广州城发基金董事长林旭初说,作为广州市政府引资基金,广州城发基金是目前国内首家AAA级基金管理公司,公司在债务融资上具有更大的优势,未来在PPP投资项目形成资产的时候,通过发债融资替代或偿还参与资金。一方面,可以降低项目的资金成本,另一方面,可以满足参与资本退出的需要。

  通过资本市场来运作,则是一个更积极的探索创新方式。未来利用上市公司平台,承接更多PPP项目,试水资产证券化的融资模式,促进投资回报的多元化,引入更多社会资本,成为下一步的探索思路所在。值得关注的是,广州城发基金的母公司广州基金,是广州市政府专门成立的产业投融资平台,目前在资本市场上多有斩获,控制了多家上市公司。

  首都建设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郭紫仪认为,利用上市公司来承接PPP项目,是一种比较新颖的模式。此前,常州市政府就将黑牡丹(600510,买入)的主营业务,由传统服饰类企业改造成为PPP项目,进行了尝试。“这个模式我们认为非常好,因为在PPP发展的过程里也有投资理财。”

  不过,这一模式是否能大范围推广尚不得而知。“这些都是新的模式,国家PPP的模式也还在起步,还没有形成体系的法律法规。”郭紫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通过资本运作的方式,还需要在探索中发现问题和对创新模式不断完善。

  “国家现在正在加快推进跟PPP相关的一些立法。”国家发改委投资研究所副所长杨萍26日透露。从国家层面的建设看,包括法律、法规等,2013年以来都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与前一阶段相比,PPP发展的制度环境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央正在大力推广、运用PPP模式,参与到基础设施建设当中。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