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银行理财新规或利好公募

金融界网站

  据媒体报道,最新版的《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已下发至各家银行,意味着自2014年12月以来搁置的银行理财业务监管新规征求意见有望于近日重启。据悉,相较于2014年12月下发的《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意见征求稿)》,此次征求意见稿有不小的调整,尤其是对银行理财资金投向作了更加严格的界定。

  对此,虽然部分业内人士认为,银行理财收紧或重挫股市,但在基金从业人士看来,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委外资金涌入公募,有利于基金业发展。

  银行理财新规引发市场调整

  据报道,此次发布的《征求意见稿》对银行理财业务分类管理,禁止发行分级产品;银行理财业务进行限制性投资,不得直接或间接投资于本行信贷资产及其受(收)益权,不得直接或间接投资于本行发行的理财产品,不得直接或间接投资于除货币市场基金和债券型基金之外的证券投资基金,不得直接或间接投资于境内上市公司公开或非公开发行或交易的股票及其受(收)益权,不得直接或间接投资于非上市企业股权及其受(收)益权。同时,新规作出杠杆控制,要求每只理财产品的总资产不得超过该理财产品净资产的140%。

  消息发布当日,开盘还波澜不惊的A股市场,在早市收盘前毫无征兆地出现断崖式跳水,午后开盘更迅速回落至2939点。对此,中金公司迅速发表评论称,“今天上午A股收盘前出现快速跳水走势,虽然尚没有听说明确的说法,但我们估计与市场传闻的有关理财监管有关。”

  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也认为,银行理财业务新规利空股市。“综合来看,对综合类银行理财和基础类银行理财的限制,对股票市场及非标市场的可能影响规模分别达1.33万亿元和3697亿元。如果对存量理财资金严格执行,将对股票市场资金面构成明显利空;如果新老划断,仅适用增量,影响可能不大,具体影响待评估。”

  任泽平称,根据2014年理财产品募集资金的统计数据,一般个人客户产品占比为69.48%,机构客户及私人银行客户专属产品的占比各为23.16%和5.32%;若按照投资于权益资产比例为7.84%计算,影响股票市场配置规模为1.15万亿元。

  不过,交银施罗德基金指出,对银行理财业务加强规范与合理引导,符合监管层鼓励资金进入实体经济、实现金融资源“脱虚向实”的治理思路,本质上有利于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促进上市公司盈利的稳步增长,减少金融市场的过激波动,降低银行系统的潜在风险,长期来看,无疑有利于资本市场的理性繁荣。

  委外资金增加或利好公募基金

  对于基金业而言,业内人士认为,虽然新规控制了理财资金投资在权益市场和非标市场的比例,但出于对绝对收益的追求,委外资金很可能快速增加,而作为委外资金的热点流向,年初以来发行整体趋冷的公募基金,或将迎来有利的发展机遇。

  济安金信基金评价中心主任王群航指出,上述规定对公募基金行业来说是利好。一方面,银行理财一直偏好低风险的产品,此次《征求意见稿》更强调了银行的低风险偏好,对货币市场基金和债券型基金构成利好。另一方面,《征求意见稿》要求,商业银行不得发行分级理财产品。王群航指出,公募基金行业的分级产品此前已经被暂停,因此,从整个行业的角度出发,应该对分级产品的发展作些思考。

  任泽平也表示:“对于理财产品来说,在短暂的去风险资产、去杠杆后,很可能通过委外来追逐更高收益。目前来看,委外产品占理财产品的规模约5%至10%,相当于约2万亿元的理财资金在给基金或券商的投资做优先级的杠杆,委外资金很可能快速增加。”

  据记者了解,2015年以来,由于信用风险暴露叠加流动性充裕,大量资金追逐少量优质资产成为常态。继城商行和农商行之后,股份制银行甚至国有商业银行也相继加入了委外行列。

  在“资产配置荒”的大背景下,银行委外资金似乎格外钟情于公募。据悉,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银行委外资金进入公募基金,往往以“一对一”或“一对多”的专户形式为主,这主要是因为专户的投资比例和标的范围更广、放杠杆限制相较公募更松(公募只能达到140%)等。

  不过,随着“资产配置荒”愈演愈烈,银行开始为海量理财资金寻找新出路。记者了解到,近期,银行委外资金大规模蔓延,在权益类基金规模萎缩的同时,债券基金的规模出现大幅增长,今年5月份,债券基金的份额环比增加7.11%,据悉,份额增长多以委外资金主导的纯债基金和定期开放式债券基金为主。

  不过,对于这些可能接受委外资金的基金,王群航建议“一定要谨慎对待”。在他看来,这一类型的基金主要存在三种潜在风险。首先,存在委外资金的基金,当委外资金撤出时,净值计算是否会“有问题”;其次,当委外资金撤出后,区区百万元左右的规模,基金经理根本就不屑管理;此外,小微基金很有可能会被清盘。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