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2018年港股投资核心:注重安全边际的价值投资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广发全球精选、广发沪港深新机遇基金经理 余昊

  2017年资产配置当中,港股无疑是配置收益最高的资产类别之一。站在2018年初展望未来一年市场,综合各种因素来看,港股的收益前景可能依然是性价比最高之一。不过,与2017年不同的是,2018年的投资更需要注意在盈利增速和估值之间取得均衡,优选2018年盈利增速超过2017年的品种,如蓝筹中的大型银行、保险、运营商、房地产等,医药、TMT、新消费、高端制造等细分行业的龙头公司。

  双重利好因素支撑

  过去近两年中,港股一反2008年以来的颓势,走势体现出大周期反转的趋势。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中国企业盈利前景的改善和港股通机制的引入是两大核心原因。2016年以前,港股在较长时间内收益率和波动率结合的性价比较差,估值水平也是连续多年下降,核心就是中国企业的盈利前景在国际投资者看来,越发的悲观。因此,即便在全球流动性大放水、美股连续多年牛市的背景下,恒生指数市净率从2012年起连降5年。

  在企业盈利好转和资金持续流入的双重支撑下,港股在2017年领涨全球主要股票市场。彭博数据显示,截至12月31日,港股2017年以港币计价的涨幅35.99%。在此区间,恒生指数的估值由2017年初的12.25倍升至13.92倍,而恒生指数平均盈利增长则由2017年初的10%左右升至20%左右,可见盈利上升成为2017年港股上涨的主要动力。

  放眼2018年,中国企业盈利改善的趋势没有改变,港股通流入也越发的踊跃。在企业盈利方面,目前恒生指数2018年的盈利增速预期为13%-14%,指数重点成分股预计还有盈利增速上调的过程。因而,2018年企业盈利增长带来的估值平移,有望贡献超过15%的预期收益,当然前提是估值不下降。在资金净流入和企业盈利增速上调的背景下,叠加港股估值比A股和海外市场便宜,预期2018年港股估值还有一定的估值提升。所以,在各个保守前提假设下,2018年港股指数的收益前景乐观。

  安全边际是价值投资基石

  2017年港股市场风格明确,大型蓝筹白马基本主导行情,投资者只要将腾讯控股、中国平安、招商银行、华晨宝马为代表的大白马股纳入组合,就能给组合贡献高收益低波动。但仔细研究2017年表现出色的蓝筹股,盈利和估值提升均占了较大的比重,个别公司估值提升带来的贡献超过盈利提升。这意味着部分蓝筹公司在2017年估值提升过程中已体现对未来预期的提升,也意味着风险和股价不确定性的提升。

  展望2018年,市场风格有望在2017年的基础上继续演化,但更需要在盈利增速和估值之间取得均衡,可以重点观察2017年股价涨幅中估值扩张占比低于1/3的公司,同时2018年盈利增速高于2017年的品种。例如,2017年涨幅较大的电子、4S店等细分行业,在2017年11月至12月的调整比较充分,结合2017年和2018年的业绩增长,目前估值又恢复到正常水平。相信这些增速较快的行业在2018年能再次出现机会。

  从行业风格看,蓝筹中的大型保险和大型银行均提供了较好的绝对收益空间。保险和银行均享有行业增速2018年快于2017年的特征,同时在保险和银行行业内部的结构化趋势也有利于大型企业发展。对保险而言,债券收益率快速提高带来的准备金变化给2018年带来非常好的收益基础,保险产品新业务价值利润率的快速提高提供了较高的经营杠杆,同时对快返产品的限制,也给行业的龙头企业提供了更有利的竞争环境。对银行而言,偏紧的货币环境给银行资产端带来更高的收益,经济整体环境的回暖缓解了不良资产的压力。同时对表外业务的规范也有利于大型银行。

  在细分行业方面,医药、TMT、新消费、高端制造等行业的龙头公司在2018年预期增速都较高,部分标的存在超预期的可能性。根据广发基金港股团队的研究,医药、TMT、新消费和高端制造是整体经济产业链中,少数能够批量提供增速超过30%的企业的大行业。在这些行业增速高于GDP,同时有不断创新的行业当中,通过深入的基本面研究能带来很好的个股选股收益。

  总而言之,港股2018年有望延续2017年的强势表现,可能是在全球流动性收紧的情况下少数影响较小的资产类别。但如何在一个好市场中获取收益,笔者认为做到好业绩,仍需要通过扎实的基本面研究,精挑细选优质品种。基金组合管理工作更多是对每一个企业微观运行情况的跟踪,结合一部分对市场参与者行为模式的理解,对持有的品种做出甄别。注重安全边际的价值投资,才是在机构投资者主导的港股市场中获取长期稳定收益的主要方法。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