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1.85万亿委外基金迎新选项 银行理财子公司诱发公募“忧伤”

21世纪经济报道

  事实上,在基金业的繁荣中,委外是一个重要的推手。回顾2014年-2016年,当时我国资管行业大发展,其中公募基金管理规模从2014年末的4.5万亿上升至2016年末的9.2万亿,规模增长一倍。这期间,正是委外兴起的时候。

  10月25日,一位城商行的部门负责人林适(化名)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该行在积极申报理财子公司,“目前银行都在积极申请理财子公司,现在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成立。估计将来子公司做的事情很多都是原来做过的”。

  理财子公司的即将面世,让基金行业忧虑。

  10月25日,一位深圳的基金经理向记者表示,“未来银行如果把业务交给自己的理财子公司,可能就不存在委外了,其中债券基金将受到比较大的冲击。”

  据数据统计,截至10月25日,委外基金的规模为1.85万亿元,而协会公布8月末公募基金总规模14.08万亿,委外基金的占比达到13%。

  事实上,受影响的不仅是委外基金,而且基金专户产品等资管产品也不可避免受到冲击。

  此外,理财子公司的挑战下,公募基金行业内部或面临重新洗牌。银行可能将资源向理财子公司倾斜,银行系基金公司此前规模快速增长的情况或不再。

  新规松绑

  10月19日,银保监会发布《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资管新规”和“理财新规”共同构成理财业务需要遵循的监管要求。

  《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中与此前出台的“资管新规”“理财新规”相比,有几个新点:允许公募理财产品投资股票,不设置理财销售起点金额,个人投资者首次购买理财子公司理财产品不设临柜要求;理财子公司理财产品既可通过银行业金融机构代销,也可通过银保监会认可的其他机构代销;对于理财子公司,仅要求非标债权类资产投资余额不得超过理财产品净资产的35%,不再有不超过银行表内总资产的4%的限制;允许子公司发行分级理财产品;理财子公司发行的公募理财,所投资管的发行/受托投资机构只能为持牌金融机构,但其私募理财产品的合作机构、公募理财产品的投资顾问可为合规并符合条件的私募基金管理人。

  总的来看,银行理财子公司层面的银行理财业务在销售门槛、权益投资、产品分级等方面相较于银行内设资管部门的理财业务均有所放松。

  银行理财子公司将与基金公司在同一个平台上PK,给基金行业带来很大的竞争压力。

  特别是,理财子公司的公募银行理财取消个人投资者首次临柜要求,不设销售起点。这使得公募基金相对公募银行理财在销售门槛上的优势不复存在,银行现金理财类和固收类理财产品将成为公募货币基金、债券基金的强有力竞争者,叠加银行自身的渠道优势,公募货币基金及债券基金的销售或受到挤压。

  最关键的销售渠道——银行渠道上,银行理财子公司背靠母公司银行,比公募基金有更大的信息和渠道优势。

  此外,非标投资上,理财子公司的公募银行理财产品相对于公募基金更有优势,允许投资非标,而公募基金的非标投资需要在基金子公司架构下进行,需监管审批,一事一议。

  市场最关注的是,在权益投资上,理财子公司的公募银行理财产品允许直接投资权益市场,私募银行理财产品可分级。

  冲击基金业

  基金业内认为,商业银行子公司的征求意见是进一步在未来为权益市场提供了长期稳定的资金,受到市场欢迎,然而,但它却可能给基金行业带来较大冲击。

  理财子公司将使基金公司面临挑战。10月25日,华宝证券分析师李真指出,在销售资源上,基金公司面临挤压。在银行主销售渠道下银行理财产品将挤占更多资源,而在第三方销售平台自设基金公司的背景下,公募基金的渠道压力将进一步加大。

  李真认为,公募基金行业内部或面临重新洗牌。这是由于近两年,受益于银行股东的支持,具有银行背景的基金公司规模扩张较快,未来银行通过自设子公司的模式开展净值化业务,将对银行系基金公司带来影响。未来可能采取两种模式:一种是各具特色的同等待遇、同时代销、同等资源投入,同时注重两者业务的差异化定位,银行理财子公司主攻固收类业务,基金公司主攻权益类业务;另一种是重视银行理财子公司发展,倾斜更多资源,那将带来证监体系下公募行业内部的大洗牌,对非银行背景并且具有特色的基金公司带来新的机遇。

  近日,一位深圳的基金人士表示,由于银行理财子公司成立初期,要组建自己的投研团队组,有银行正从基金公司挖人。事实上,如何避免优秀人才的流失也成了基金业面临的一大问题。

  10月25日,某基金研究中心研究员严雄也向记者表示,“未来银行理财子公司出现后,其投资范围和购买金额门槛都进一步靠拢公募基金,银行依靠其强大的渠道和稳定的负债端,在募集资金具有天然优势,会对公募基金产生一定的挤出效应。但是客观来说,公募基金的投研能力优势还是非常大的,也是多年来的口碑,银行理财子公司想要完全分流公募必须得提高其投研能力和团队建设。”

  近日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接受采访时表示,“银保监会发布的商业银行子公司的管理办法,对市场的影响挺大的,它明确了子公司可以直接投资股票。加上之前公布银行理财可以投资于公募基金来间接入市,可以说它对于市场来说意味着增量资金。”

  “当然这对基金行业也会形成一定的竞争。而银行委外,有可能就是会有一部分交给子公司来管理。对公募基金这个行业来说,这意味着竞争的加剧。但是同时,中国的资管行业的规模非常大,所以有了理财子公司竞争之后,公募基金仍然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特别是行情一好的话,投资者的信心来了,基金行业的申购量也会增加。”杨德龙说。

  10月25日,一家大型基金公司人士向记者坦言,受到银行理财子公司投资门槛下降、投资范围放松的影响,公募基金在传统领域的优势可能会减弱。

  委外缩水?

  对于来自理财子公司的竞争压力,基金业内比较担心的是委外冲击。

  事实上,在基金业的繁荣中,委外是一个重要的推手。回顾2014年-2016年,当时我国资管行业大发展,其中公募基金管理规模从2014年末的4.5万亿上升至2016年末的9.2万亿、规模增长一倍。这期间,正是委外兴起的时候。

  资管行业的发展与机构委外投资量的增加密切相关,银行、保险、社保等机构的大量资金通过委外和通道业务扩充资管产品规模,带来基金、券商、信托等机构的繁荣。

  回顾银行委外,2014年起步,2015年下半年的“资产荒”逻辑催生出了银行委外的进一步发展,2016年成为银行委外大发展的“元年”。不过,到了2017年,委外增长速度慢了下来,商业银行对于委外模式慎之又慎,部分银行甚至在收缩委外规模,此前一年半增量资金入市的行情戛然而止。

  及至2018年,10月25日,林适表示:“过去有半年基本没有新增委外,近期有新增的,主要做利率债。”

  近年委外基金的增长或可看见一斑:根据数据统计,2015年、2016年、2017年的委外基金分别为0.67万亿份、1.51万亿份、1.69万亿份,2016年、2017年委外基金的增幅分别为125%、12%。

  2018年,截至10月25日,委外基金的规模为1.85万亿元,1.72万亿份,今年以来委外基金增幅为2%。

  没有来自官方的委外数据,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个数据是2017年4月,海通证券姜超团队测算认为,按资管产品来看,与债券相关的委外规模大约为:公募基金委外1-1.5万亿,券商资管委外1.2-1.3万亿,基金专户1.6-1.8万亿,基金子公司和私募基金等的委外或不到1万亿。

  事实上,银行一直对委外保持着甲方的优势,为委外的受托机构设置了“白名单”,业绩优秀的基金公司才有望进入名单。“一般会同时委托很多机构,看业绩排名来增加份额。”林适说。

  在《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下,基金业人士比较担心,随着银行理财子公司的大量设立,银行将把委外业务交给理财子公司。

  事实上,公募承接委外最多的货币基金、债券基金,它们在零售端将受到银行子理财产品的冲击。只有股票基金,公募基金目前还保持着明显的优势,但委外资金投资于股票型基金的比例很小。并且,在理财子公司的产品可以投资股市的情况下,基金公司能否吸引委外仍存疑。

  委外萎缩或许将是未来的一个趋势。不过,林适向记者表示,“即使银行设立理财子公司,肯定也需要委外,银行自己没有那么多人才。”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