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北上资金“黑匣子”谜底待揭

原监管人士称“复杂交易”检查与资金进入A股无关

吴娟娟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香港金融管理局与香港证监会于4月24日联合发布公告称,最近对一内地银行集团所属的一家在香港经营的银行及附属公司所拥有的持牌法团进行协调现场检查时发现,该集团通过私募基金及其他实体,进行了一连串“复杂交易”。这一公告引起轩然大波,更有媒体将之视为针对资金进入A股的监管风暴,由此担心这一监管行动是否引发外资撤离A股。中国证券报记者从相关人士处了解到,这一监管行动与资金进入A股无关。海外上市的中国ETF也显示,外资并未撤离A股。MSCI提升A股纳入因子,将吸引更多外资进入A股市场。

  相关人士称“复杂交易”检查与资金进入A股无关

  一位曾任职于香港证监会的业内人士向中国证券报记者介绍,依据其对香港证监会工作流程的理解,金管局和香港证监会联合发布通函并不像市场人士认为的那样是一件严重的监管决定。他表示,这更可能是金管局在例行检查中发现某银行集团存在风险隐患,又由于其中涉及私募基金等归香港证监会管辖的机构,因此两监管机构经协调后发布通函,提示类似机构防范风险。他补充道,针对某机构的行为发布通函并非表明所指的机构已经违规,如果已发现违规,监管当局不会以通函方式向公众发布信息,而是会直接进入调查程序,待结果明晰之后公布监管决定。

  他认为,此次通函的目的只是提示相关机构注意,但是如果在后续的检查中发现涉及的机构存在违规行为,监管当局会将其转给稽查部门进行处置。这位前香港证监会人士认为,金管局和香港证监会就“复杂交易”事件进行联合检查,并非针对资金进入A股,他认为完全没有理由将此次“检查”与北向资金相关联。

  另一位接近香港金管局的人士也表示,通函的背景是金管局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了风险隐患,因此联合香港证监会发布通函。调查起于金管局的检查,由于证券投资机构的管辖权归属香港证监会,因此通函由金管局和香港证监会联合发出。其还表示,按照香港法律的要求,金管局不能在当下发布关于涉事机构名称的信息。

  尽管如此,一位海外对冲基金行业协会人士仍表示疑惑。“这么复杂的交易链条,一般业内都会理解成为交易有问题。链条越长,问题越多。”他介绍,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全球对私募基金(对冲基金)的披露要求提高。美国要求管理他人资金规模超过一定数额的对冲基金,每个季度必须披露美股持仓。几乎同时,香港也提升对于对冲基金的披露要求。这说明全球对冲基金严监管已经成为趋势。在这一大背景下,复杂链条交易往往会引起质疑。不过其介绍,尽管内地只有持牌金融机构才能发放贷款,但是香港的私募基金可参与私营借贷,复杂交易中涉及的借贷本身是没有问题的。

  香港一家中型对冲基金权益投资部投资总监表示,由于复杂交易资金最终流向了某新兴市场投资项目,如果该新兴市场项目的投资标的包含个股,标的个股被加杠杆的资金撬动,一旦资金出问题,会引起标的个股暴跌。他介绍,作为通道的私募基金如果仅仅是提供融资,费率不会很高。如果涉及洗钱,那么费率就会非常高。其表示,圈内未经证实的传言称如果通道被用于洗钱,通道费可高达交易资金总额20%。他表示,“如果标的股票下跌,且股票流动性不佳,届时无法平仓,则交易链条上的所有机构都面临风险。”

  记者多次致电金管局和香港证监会,询问此次调查的目的,金管局表示其可披露的部分就是此前已经对本报记者回答的内容。而致香港证监会电话一直无人接听,邮件未得到回复。

  金管局此前回复称“已要求有关银行采取补救措施,加强信贷风险管理,以符合联合通告的要求,包括对借款人进行严谨的贷前风险评估和贷后监控,并定期审视借款人的财务状况和还款能力;联合通告已要求所有从事类似业务的银行进行即时检讨,及采取合适措施管理相关风险。金管局会审视银行的检讨结果,并采取适当的跟进行动。”

  关于“复杂交易”的检查之所以引起广泛关注,是因为很多市场人士将其作为针对资金进入A股的监管行动,或引发外资撤离A股。由于本轮行情中,外资被认为是发动机,外资若撤离,会对市场情绪产生冲击。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