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金鹰基金王吉吉:投资不争朝夕 而应立足长远

王璐;张馨上海证券报

  “投资是长期的过程,成功与否取决于投资生涯的整体回报,而不是每天、每周的收益,因此一定要有风险的概意识,追求风险收益的平衡,在追求高收益的同时,关注风险是否在承受范围内。”这是在14年证券市场的风风雨雨中走过的金鹰基金投资副总监王喆所持的投资理念。对于英国著名的投资大师、顶级基金经理安东尼·波顿的理念,他颇为认同。安东尼认为长期而言,要想比别人挣更多的钱,关键是在市场不好的时候赔的比别人少。

  绝对收益理念 追求长期回报

  不管是在对风险的控制上,或是在选股的思路上,王喆都将追求长期整体回报的绝对收益理念贯彻其中。

  在今年5月初市场热情仍处于高位的时候,王喆就曾向记者表示:“虽然国内居民权益类资产占比未来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但预期总是不断变化的,缺乏经济基本面的有力支撑,市场预期往往会出现阶段性的大幅波动,由此可能引发市场出现阶段性的调整。”

  而当时的市场一片红火,不少投资者乐观地相信,这一波牛市或许会超过2007年,甚至站上10000点。但具有14年证券从业经验的王喆,始终紧绷着风险控制的弦。5月份的时候,王喆认为,大多数股票的风险收益比已经严重偏离,于是开始减仓,他卖出了他所管理的金鹰红利价值灵活配置和金鹰技术领先灵活配置所持有的创业板股票,仓位最低时曾减到过三成。“买卖有时候是个区域,不可能卖在最高点,买在最低点,但对风险一定要有准备。”王喆如是说。

  由于提前减仓,金鹰红利价值有效地避免了接下来市场暴跌的冲击,截至9月18日,金鹰红利价值过去六个月净值增长16.98%,同类基金中排名第3,而同期同类型基金平均下跌了6.98%。此外,由王喆管理的次新基金金鹰民族新兴于今年6月2日成立,由于王喆采取了稳步建仓的策略,也是回避了市场几次大幅的暴跌。截至9月18日,金鹰民族新兴单位净值为0.96,期间最大回撤不超过5%,在同期成立的基金中业绩排名前列,其近三个月净值仅下跌3.13%,而同类基金平均净值下跌了24.54%。

  此外,在选股思路上,王喆也更倾向长周期的行业。在他看来,对于投资,短期没法判断,但优秀的企业价值会不断提升,将投资周期拉长,收益一定还会不错。“我比较喜欢成长周期稍微长一点的行业,这样就可以顺着行业周期长期持股,穿越牛熊。”王喆说,公司成长周期和行业周期比较长,实际上赚的是一个企业成长的钱,在估值低时介入,在企业成长的过程中,获得市场额外的估值溢价。

  王喆对长周期行业的偏爱,与他初入证券行业的研究领域有关,王喆最初所研究的交运、零售行业,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成长周期长、业绩稳定、回撤小,这对于其后来的选股理念影响深远。而在具体选股思路上,王喆倾向于两个维度,首先是自上而下选出成长周期的行业,然后再自下而上挑选出受宏观经济影响不大、增长确定性较强的企业,包括医药、农业、食品饮料等。

  当前市场投资机会凸显

  对于下一个阶段的投资,王喆认为,市场经过前期大幅下跌,再次大幅下跌空间不大,但信心恢复需要过程,快速上涨还有困难,短期震荡触底概率大。王喆认为,由于监管层清理杠杆资金的影响,巨震后的底部会相对复杂,受到很多外部因素干扰,总体上不悲观,调整也给基金经理留下了充分的建仓时间。

  “目前,市场整体估值渐接近本轮行情启动前,震荡博弈中,投资机会凸显。”王喆介绍,前期市场震荡触底反弹,中期市场已经进入价值修复行情,而从长期来看,改革仍在继续,当前是介入的好时机。“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基金的仓位处于较低的水平,前期市场的大幅调整更为基金经理提供了绝佳的建仓良机,也为后续运作提供了灵活的操作空间。”

  王喆认为,未来的市场,个股走势一定会分化,同涨同跌的概率越来越小。接下来他将沿着两方面的主线选股:一方面把握经济转型主线,选择代表未来经济发展方向的新兴行业及公司,注重投资标的中长期的成长性与回报率;另一方面根据改革进程,选择通过改革创新,成功实现转型的传统产业,坚持绝对收益理念,合理配置行业及个股。

  王喆从三个方面来分析了未来市场的整体性风险,分别是汇率、经济和改革。

  首先,汇率的长期变化取决于宏观经济的变化,短期受国家汇率政策干预的影响,当前我国货币流动受到管制,外汇储备有3万多亿元,外贸持续盈余,所以政府有条件有能力稳住汇率,短期来看汇率会维持比较稳定的状况。

  其次,最近的数据显示经济还是处于回落的过程,财政仍在发力,基建投资增速也在提高,预计稳增长的政策在明年会看到成效。

  谈及改革,王喆认为,短期靠政策刺激,长期靠自发的转型升级,随着国企改革指导意见的出台,未来改革的红利会慢慢释放出来,而且在本届政府的推动下,改革的各项政策和力度会超出市场预期。

  综合上述三个方面,王喆表示,“中期来看,我并不悲观,而且会偏向乐观,随着经济的好转,市场信心会慢慢恢复,风险偏好也会逐步回升”。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