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交银施罗德:医药行业变革在即 新药创制迎最好时代

张慕禹交银施罗德基金

  近年来,我国新药创制的号角渐吹渐响,系列鼓励政策紧锣密鼓的出台。2016年12月27日,国务院印发《“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的通知,其中提到“加快推进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鼓励创制新药,鼓励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药物创新”。政策的发布以及不断涌现的重要基础研究成果,推动着以创新为驱动力的医药企业迎来了最好发展时代。

  从仿制到创制,中国医药企业发展潜力巨大

  对中国本土制药企业来说,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了研发的重要性。从2011年贝达药业的埃克替尼上市、到2013年康弘药业的康柏西普上市、再到2014年恒瑞医药的阿帕替尼上市,大批创新药开始进入我们的视线。与此同时,“十三五”期间政府新药专项投入预计达260亿,远高于“十一五”的59亿和“十二五”的78亿,投入预算的增加也将会带来未来新药批件数量的增加。

  但是,我们仍要清晰认识到中国本土制药企业和优秀国际医药企业之间的差异。

  一是目前国内制药企业研发投入仍明显少于国外:以辉瑞、诺华、罗氏为首的国际巨头R&D研发费用占到收入占比20%左右;而我国研发投入最多的制药巨头恒瑞医药、正大天晴、浙江海正的研发费用占比收入仅10%左右。

  二是目前我国大部分制药企业在进行药品研发立项时,还是以Fast Follow-on的策略为主,以First-in-class(首创新药)为目标的全新靶点药物开发仍然比较少,创新药在热门靶点扎堆的情况很常见。

  综合来看,由于国内的创新药研发成本相比于国外仍然较低,而且随着将来药品审批、药品招标采购、医疗保险等系列政策的逐渐落地,中国医药企业在创新研发中具备着巨大潜力。

  沐医药政策春风,创新药研发正当时

  首先,为提高新药研发的效率,我国2015年开始实行药品优先审评制度,规定三大类17种情形可以进行优先审评。从微观上看,药品申请被列入优先审评之日起10日内会启动技术审评,大大减少了创新药审批的排队时间。从宏观上看,2015年以前的药品审评积压问题得到解决后,有限的审评资源会向创新药、有明显治疗优势的首仿药倾斜。中长期来看,这将对医药创新行业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

  其次,医保作为医药行业最重要的支付者,其支付方式和支付范围的调整也将逐渐引导医药产业走向创新。新医保目录出台在即,在此轮医保目录修订中,临床必需、疗效确切但价格较贵的药品将被纳入药品谈判目录。由此可以预见,未来高值药品的谈判准入方案将更具有可操作性,此举将利好于1.1类新药、国家重大新药创制药品。

  此外,2016年1-11月医保收入增速达14.50%,继2015年后继续大于12.40%的支出增速,这意味着我国基本医疗保险的资金压力得到缓解。同时,商业健康保险支出从2013年至今一直保持30%以上的高速增长,目前已有接近千亿规模。医保资金的增加对创新药报销的支持亦有可能成为创新药研发的催化剂。

  过去的几年,我们已经看到部分医药企业从低水平重复建设向自主创新转型,未来创新的力度和高度将取决于政策支持和企业自身的能力,细胞治疗、肿瘤免疫、基因检测等新技术都有可能成为二级市场中的主题投资机会,会有更多医药企业从红海走向蓝海、从国内走向海外。

  中国医药企业创新之路刚刚开启,对于明天,应该满怀期待,以开放积极的心态迎接医药产业的升级和创新。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