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私募:可转债品种将得到大量机构追捧 关注可转债市场

排排网

  私募排排网3月30日讯 2月份监管层出台的再融资新政,无疑给定增市场上了紧箍咒,不少上市公司纷纷取消或调整定增预案,定增规模下降已成板上钉钉的事实。同时,亦有部分公司开始寻求以往备受市场所冷落的可转债融资,那么再融资新政对可转债市场会产生哪些影响呢?为此私募排排网采访了几位债券私募大佬,他们分别是晶宏投资基金经理杨秋平、恒丰泰石总经理韩玮、易禾水星副总经理陈卓、善盈投资基金经理王腾,对此他们发表了不同观点看法。

  杨秋平:再融资新政缓解可转债整体偏贵局面 持续关注可转债市场

  再融资新政是解决融资结构不均衡、融资过度的问题,新政出台后定增政策将逐渐转向高质量、资金投向前景良好的上市公司。部分公司开始投向可转债融资,会扩大可转债的容量,将拉低可转债市场整体的估值水平,进而缓解可转债整体偏贵的局面,未来我们将持续关注可转债市场。

  韩玮:可转债融资利于保护原有中小股东利益

  首先,相对对定向增发,可转债融资有利于保护原有中小股东利益。因为目前可转债设定的转股价一般是高于市场价的,反之定增价格一般是打折的。同时,如果不转股,可转债的票面利率低,对公司的债务成本又远低于其它债务。

  其次,在众多缺乏投资经验的投资涌入定增市场的背景下,可转债融资有利于保护新公司新投资者。原因在于定向增发的是股票不存在还本压力,上市公司存在忽悠投资者发行冲动,反之,可转债上市公司忽悠的动力则不高,同时由于有债性投资者也不怕忽悠。

  陈卓:可转债应当不会出现类似定增融资的场面

  再融资新政出台的背景是为了修补股票发行中的制度漏洞,更好地维持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在此之前,相当比重的再融资并非是企业真实发展业务所需,据公开数据,1.5万亿的再融资,7000亿买了理财产品,虽然公司们可以用投资周期等等原因解释,但就我们的亲身观察,这个定增中套利的比重是相当高的,而且对于股市的发展理念以及实体经济的扭曲带来相当坏的影响。因此,在新政出台后,不少上市公司取消定增计划是在情理之中,这也是监管部门可以预期的。

  对于一些企业转向可转债融资,作为企业探索新的融资渠道,不依赖于单一的融资方式,也是正常的。只要不是由于制度的漏洞所造成的市场行为,都是市场的选择,我们予以尊重。从我们自己的分析和判断,可转债的受众及流动性是弱于股票,加上前面分析的泡沫挤出效应,我们认为可转债融资会适度发展,但应当不会出现类似定增融资那样的高烧场面。

  王腾:可转债品种将得到较快发展 将得到大量机构追捧

  对于整个资本市场来说融资手段趋向于多元化,即使定增再融资受限,企业也可通过可转债进行现金补充。从历史上看可转债未能转股的比例几乎没有,因此可转债可作为定增的替代品。受此影响再融资规模不会出现太大下滑,可转债会是未来结构上明显的增长点。因此,预测可转债品种将得到较快发展,可转债作为一种将定增推迟的融资方式,期限更长,稳定性更高预计将得到大量机构追捧。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