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前瞻性寻找行业配置超额收益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新华基金研究总监、基金经理 张霖   

  基金公司能够顺利运作、不断成长,乃至从公司层面形成良性循环,扎实的研究功底是基石。投研作为买方机构的核心部门,其风格理念和投资能力决定了最终的投资效率。笔者认可老子的理念,“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从细节入手,精益求精,秉承“价值投资”理念,通过不断优化投研制度、细化重仓股财务模型、搭建估值培训体系等筛选具备长期竞争力的优质个股,并采取“少而精”的策略,对重点行业头部公司进行持续深度挖掘,注重产业链跟踪和验证,形成“价值导向、与时俱进、实用高效、前瞻思维”的研究风格。

  深挖消费升级和科技创新个股

  从长期来看,企业盈利是A股收益的主要来源,1999年以来Wind全A指数和企业盈利的年化增速分别为9.9%和10.8%,但估值变化贡献了约70%的波动,而把握估值的提升,首先是看准产业趋势的变革。通过创新提升投资效率、加快技术进步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这也与“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的科技强国战略不谋而合。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前瞻性地捕捉到产业大趋势就是消费升级和科技创新,因此应加大配置、深挖个股。中国在过去几十年的全球化过程中,从最低端的消费品做起,到中低端的材料、零部件与制成品,再到中高端的资本品、消费品,产业链上不断升级。近年来我国加速向科技驱动转型,消费升级和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最主流的投资逻辑。映射在资产价格上,从2019年开始,科技和高端制造业等板块持续跑赢大盘,成为“新核心资产”,2019年下半年以来更是进入加速状态。

  以消费升级和科技创新为核心的行业,往往具备增速快、门槛高、创新周期长和规模效应等特点。尤其是科技创新的竞争是极其激烈的,但最后活下来并成长起来的少数企业就会分享行业庞大的市场。

  哪些资产盛宴还能延续

  当前经济以稳增长为要旨,新基建成为稳投资最为重要的发力方向,其涵盖的5G、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云计算大数据等领域,是未来最大的投资机会。过去二十年,中国历经数次科技周期,从信息互联互通到媒体娱乐,再到物联网与互联网经济,我国在互联网应用领域的水平已经领先全球,但在互联网硬件、软件方面相比西方国家还有差距。当下互联网已经不是高科技的唯一代表,互联网的基础设施也不是高端制造业的唯一代表,更多的高科技行业或蓬勃发展或初露锋芒,高科技的渗透给很多传统行业也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不同国家发展阶段存在差异,但在发展规律上往往存在惊人的相似。比如城镇化,西方国家几十年前已经完成,而我们是在上世纪末才开始进入高峰期。当时的房地产和基建,曾有连续十几年趋势向上的高速发展,甚至更像成长股,周期性反而不太强。我们也可以通过对我国发展阶段进行国内外横向和纵向对比,识别大的确定性机会,沿着大周期方向,在每个小周期的底部入场或者加仓,收益是极其可观的。

  因此,只要选好赛道、选对个股,坚定长期持有,必将获得不菲的回报。

  关注均值回归压力

  消费升级和科技创新行业的未来是光明的,但也需要考虑交易节奏和配置均衡性,任何行业都是沿着趋势上下波动的。从估值来看,A股还是偏低估的,相对于房地产和大宗商品,股票未来更值得配置,但偏成长个股短期估值偏高,需要关注均值回归的压力。

  目前科技龙头的估值水平在45倍左右,静态看并不低,但考虑到公司在未来5-10年行业成熟后、大概率可以成为行业龙头,那么目前科技龙头比消费品龙头贵1.6倍左右,按照5-10年左右的估值折算也算是非常合理的,甚至有可能是偏低的。从PB估值的水平也可以说明目前的科技龙头估值长期来看仍有空间。通过对研发费用的调整,我们考察经研发费用调整后的国内科技龙头股票的PE水平,目前在27倍TTM的水平,可见采用不同的估值方法,能前瞻性挖掘国内科技龙头估值的“潜在洼地”。

  因此,三季度建议适当均衡配置,择机布局部分优质内需消费、低估值新老基建产业链的修复机会,如酒店、家电、家装、建材等;另外可选择科技板块中从中长期看估值依旧偏低的细分子行业,如传媒、云计算、信创等。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