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地产私募接力信托:盛宴还是毒药?

李高阳第一财经日报

  楼市宏调,仍未松动。对于开发商来说,这意味着资金链将更加紧张,而对于那些嗅觉敏锐、手握充裕资金的各类机构来说,则充满无限机遇,它们虎视眈眈,随时准备抄底。

  在众多接盘者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房地产私募基金,近两年来茁壮生长。

  地产私募发展势头的方兴未艾,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此轮楼市调控,在房地产信贷政策收紧、房地产信托步入“寒冬”、房企在融资无望、境外发债基本关闭的形势下,开发商的资金困境为地产私募基金提供了发展机遇,2010年更是被称为人民币房地产基金的元年。

  随着房地产信托兑付高峰的来临,信托公司承受巨大的兑付压力。各方焦灼之时,房地产私募基金“接力”进场,摆在它们面前的,是狂欢的盛宴,还是致命的毒药?

  第三方入局

  在宏观调控政策切换到“稳增长”之际,业内开始出现“4万亿刺激政策卷土重来”、“楼市调控将出现松动”的声音。

  6月5日,住建部新闻发言人表示,继续坚定不移地抓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各项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特别是严格执行差别化住房信贷、税收政策和住房限购等措施,巩固调控成果。他强调,坚持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不动摇。

  如是看来,楼市调控并未放松。但重压之下,将催生大量并购机遇。实际上,在去年,房地产行业的并购就已经在引领并购浪潮,这一趋势在今年仍将延续。

  清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11年房地产行业完成的并购交易数量为113起,占并购总量的9.8%;并购交易金额达到54.49亿美元,占并购总额的8.1%。按照并购市场交易数量和交易金额,房地产行业分别排在第二和第三位。

  昔日的“救命钱”成为今日的“催命符”,曾经依赖信托融资的开发商,如今面临着巨大的偿付压力。而作为房地产信托发行方的信托公司亦被牵连,“保兑付”的目标使然,信托公司也开始一系列辗转腾挪,它们能够做的是借新还旧和用自有资金“兜底”。

  不仅限于此,信托公司为走出困局,也寄希望于其他主体,包括开发商自行回款和第三方收购。在“融资难”和销售冷淡对资金链条的双重挤压下,房企自行回款收购难度较大。第三方收购,则主要包括资金充裕的开发商、AMC、房地产私募基金。抵押率和项目品质的优劣,将是第三方进场着重考量的因素。

  房地产私募的机遇

  住建部去年12月发布的报告显示,2011年度人民币房地产私募基金迅速增长。目前人民币房地产私募基金融资总规模已近千亿元。这一数字相比2010年全年约500亿的数字已有成倍数的增长。

  北京一家地产私募基金高管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今年尤为关注房地产领域的并购机会,接盘房地产信托是重点业务之一。

  华兴资本创始人、CEO包凡也认为,房地产私募基金早已在关注房地产信托相关项目,已做好随时进场接盘的准备。

  不过,在全国房地产投资基金联盟秘书长闫宗成看来,地产信托的兑付高峰虽然给房地产私募基金带来机遇,但并不是所有项目都适合接盘,只是“结构化”的机会。

  他对本报记者表示:“信托公司首先是考虑自行解决兑付问题,家丑不可外扬,其次才是找AMC接盘,然后是地产私募基金。地产私募基金在解决信托项目流动性风险的同时,也要做好并购的准备。”

  某大型信托公司人士指出,AMC资金充裕,接盘成本较低,与地产私募基金相比,规模和影响力更大,经验也更为丰富,“信托公司也愿意找AMC接盘,将风险转移出去的同时也有利可图。”

  近日,四大AMC之一的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参与了两笔地产信托项目处理,接盘吉林信托发行的南京联强信托项目,重组中诚信托与华业地产子公司的相关项目债务。

  不过,闫宗成认为,虽然银监会没有叫停AMC接盘房地产信托项目,但实际的态度倾向并不鼓励。前述信托公司人士也表示:“从监管层面的态度来看,对于房地产私募基金的确是一个商机。”

  据信业基金副总裁王健飞介绍,房地产信托与房地产私募基金合作的模式,包括房地产私募基金对接即将到期的信托产品,对该信托产品所投项目全面接盘;信托作为基金项目的LP,房地产私募接手信托公司原来承担的股权和债权义务;以信托接信托,为房地产项目提供资金链等。

  重蹈信托覆辙?

  根据用益信托工作室统计,去年房地产信托平均收益率为10.2%。住建部报告指出,目前国内房地产私募基金的目标收益率一般在20%~25%。

  对于房地产私募基金开出的高融资成本,闫宗成指出:“不能说房地产私募基金是趁火打劫,我们为开发商提供的是救命钱,和平时的资金需求肯定不一样。”同时,他也坦陈,目前房地产私募处于“草根”时代,缺乏机构提供长期的低成本资金,所以大部分做的还是债权项目。

  高昂的融资成本,在一家银行系信托人士看来,不过是“羊毛出在羊身上”,他表示:“基金接盘只是解决了当下的流动性问题,迟早还要兑付,如果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难道还要找下家接盘?”

  类似的担忧并不罕见。清科研究中心分析师郑知行近日指出,房地产私募基金接盘治标不治本,仍需高度关注风险流转。

  郑知行认为,解决房企流动性困难的根本还是政策扶持以及去化率的上升,否则流动性风险不过是一场击鼓传花的游戏,接盘仅是延迟危机爆发的时间,房地产信托的今天就将是房地产私募基金的明天,对此要保持风险警惕性。

  不过,携资金逆市抄底者的预期,是楼市调控的阶段性和未来市场的回暖。

  清科研究中心认为,政策对赌风险大。一旦这一轮资金链危机被轻松解决,房企降价求量的动力就会骤降,调控效果则会因此而打折扣,中央会否有进一步的动作也需加以考虑关注,并不排除决策层有“断腕”的决心。

  郑知行指出,房地产私募基金的接盘目标主要为中小房企,这些项目良莠不齐,地产基金需要在有无实际物权、权责是否清晰、抵押率、融资成本承受度等方面去劣存优,谨慎投资。不要为追求高利率盲目逆市扩张,将全部赌注押在未来政府救市、市场回暖上。

  在复地共赢资本董事总经理丁亚明看来,如果开发商管理等方面不规范,和房地产私募的合作会很“痛苦”,“因为房地产私募基金的管理主动性较强,现阶段房地产私募还是和大品牌开发商合作比较多。”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