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苦熬17个月 量化对冲私募产品有望迎来春天

吴君 赵婷中国基金报

  近日,中金所松绑股指期货 ,在量化私募圈引起“骚动”。过去17个月,量化对冲私募产品艰难度日,如今有望迎来春天。私募认为,期指的松绑,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也能改善市场流动性,提高活跃度。未来随着负基差逐步收敛,对量化对冲产品非常有利。私募也认为,目前放松程度仍有限,对大资金来说运行仍有困难,期盼进一步放松。

  流动性获改善

  量化私募迎来利好

  此次中金所松绑股指期货 ,在交易手数、保证金 、平今手续费等方面做出调整,多位量化投资私募人士都认为,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同时提高市场活跃度,改善流动性。随着负基差逐步收敛,对私募量化对冲产品产生比较积极的影响。

  因诺资产总裁徐书楠认为,这次影响最大的是手数限制的放开,此前限制使得股指期货流动性枯竭,投机盘几近消失,市场长期多空失衡,维持负基差。现在手数增加一倍,预计期指成交量将增加一倍,投机盘有一定程度的回归,市场多头力量有所增强。“虽然20手仍不足以支持大多投机盘的运行,预计市场仍将维持负基差,但基差将有一定程度的收窄。”

  金锝资产投资总监任思泓也表示,从10手到20手,实际上涨了100%,基差有望收敛,更多投资者进入市场,带来流动性和交易量。

  浙江量道投资总经理余晓锋表示,这次松绑,最主要是提高市场流动性、活跃性。短期最明显的是保证金下降,资金利用率提高,效果立竿见影;长期来看,改善市场的负基差,这是量化对冲产品最大的成本。但随着交易增加,市场情绪偏暖,负基差会逐步收敛。

  上海博道投资也认为,随着基差渐渐收敛,Alpha策略产品的魅力显现。首先,市场流动性有望增强,同时Alpha策略产品的现货理论仓位将得以提高,对构建有效、稳定的现货市场有积极作用;其次,在交易活跃、对手盘较为平衡的市场下,贴水缩小,有利于Alpha策略产品对冲成本降低,提高产品吸引力。

  上海富善投资表示,这次松绑能显著降低现有量化对冲产品的交易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使部分规模较大的产品能在相对高的仓位运作,从而提高对冲产品的收益;另外,松绑对股指的量化CTA策略也是积极信号,提升获取绝对收益的能力。

  但也有北京某中型量化私募总经理表示,此次松绑,放松幅度仍然较小,对大资金来说影响有限,对于几十亿资金的盘子,容量仍不够,信号意义大于实际作用。

  量化对冲私募产品

  有望迎来春天

  在股指期货受限的17个月里面,量化对冲私募产品“活”得比较艰难。以市场中性策略(即Alpha策略)为代表,好买基金数据显示,过去17个月(2015年9月到2017年1月),市场中性策略私募产品表现最好的月份是去年3月,平均收益率仅为1.13%,同期沪深300却涨了11.84%;表现最差的月份是去年1月,平均亏损为2.61%,同期沪深300跌了21.69%。

  同时,好买基金数据也显示,截至2016年12月底,市场中性策略私募产品近1年的平均收益率仅为0.46%。尽管去年的总体表现好于同期沪深300的表现,但私募人士则表示,在股指期货交易受限的背景下,量化对冲基本“无所作为”,只能降低仓位“蛰伏”,只做一些短线交易。一些私募干脆放弃股指期货对冲策略,选择转战商品期货、债券市场,构建多策略组合,全市场寻找机会。

  多位量化私募投资人士纷纷向记者表示,如今,股指期货松绑,对量化对冲私募产品来说,无疑是重磅利好,收益将有所回升。随着未来股指期货的进一步放松,负基差收敛或转正,量化对冲有望重新迎来新的春天。

  深圳大岩资本CEO汪义平则认为,前几年部分私募退出Alpha策略或者做策略调整,最核心的原因是市场贴水太大,到今天这种情况仍存在。但如果进一步放开,负基差有所收敛的话,一些量化对冲的团队还会回来。

  余晓锋表示,首先,很多做量化对冲的私募,如果团队研发能力强,通过各方面策略的组合、改进,基本已经适应2016年的负基差市场。现在股指期货放松,如果基差能够收敛,会有更多Alpha策略产品。其次,期指放开后,策略容量将放大;还有,如果股指期货成交量放大,以前不能做的趋势策略,即股指期货的CTA策略,也可以逐渐上线。

  徐书楠则做出假设,如果未来股指期货能放开到50手,将给市场带来巨大的改变。由于投机盘将大量回归,市场流动性大幅改善,IH和IF期货预计将大概率变为零基差或正基差,将使Alpha策略恢复正常,在基差上不会再有明显损失,策略容量也能满足大多数产品的需求,还有套利策略、股指期货低频CTA策略也能基本正常运行。但IC期货由于Alpha效应最强,预计仍有很大可能维持负基差。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