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再融资新政扰动市场 私募多方位解读后市影响

刘晶晶私募排排网

  近期证监会频放大招,在股指期货松绑之后,又送来再融资新政的大餐。虽然此前市场对再融资新政已有预期,但新规的力度还是超出很多人的预期,无论是从时间、数量、用途还是价格层面都进行了更为严苛的限制。

  毫无疑问,此次新政的推行对市场部分标的股将造成影响,尤其是对上市公司的定增项目而言影响空前,而作为投资者,如何回避定增风向标的股,需要提前清仓或者抛售吗?各大私募人士又是如何看待再融资新政对市场的影响呢?

  近期私募排排网相继采访了新宇资产总经理俞华、恒德投资董事长王瑜和新里程资产创始人赖戌播等私募人士,一起听听他们是如何解读此次再融资新政对后市的诸多影响。

  话题一:再融资新政将会对哪些行业冲击最大?

  新宇资产认为,从过往的定增上市公司所属行业来看,定增次数较高的行业分别是化工、房产、机械设备、生物医药以及电子,而银行、钢铁、国防军工、休闲服务于以及非银金融等行业的定增次数较少。

  本次再融资新规直接受影响81家公司也主要分布在化工、医药、传媒、计算机行业。由此可见,此次再融资新政对银行、钢铁、国防军工、非银金融等行业的冲击几乎不大,配置优势进一步体现。

  新里程资产创始人赖戌播则认为,再融资新政与行业无关,主要是为了扭转沪深股市长期投机风气盛行、不道德利益输送、有违三公原则等痼疾。对于中小盘股绩差股、壳资源概念股冲击较大,壳资源价值可能从此前的30-50亿元,跌至20亿元以下。

  恒德投资董事长王瑜认为此次再融资新政将会对那些靠资产注入、并购实现外延式扩张的中小创、民营企业的影响最大。

  话题二:请问怎样回避定增风险标的股呢?应提前清仓或抛售吗?

  新宇资产表示根据新规,这次定增将直接影响81家上市公司,影响融资金额1959亿元。这81家上市公司以中小创为主。同时,新规对国资改革股和真正的资产重组股是利好。因为国有企业转型和改制通常是通过资产注入、经营转型的方式进行的,实操中往往通过收购前景较好的新资产、剥离亏损资产进行重大资产重组。因此,新规是更加强化了原有的市场投资结构,回避中小创题材股、壳资源股,选择国企改革 、绩优股进行投资,高度审视、调整仓位结构。对于定增基金,选择短期限,减仓长期限定增基金。

  对于是否应清仓或抛售这类股票,新宇资产认为应该根据各标的股实际情况区别对待,甚至寻找相对价值。在新宇资产看来,具体可以从五大方面进行区别对待:

  1、题材股、绩差股、重组类股票会受到影响。

  2、会适当减仓没有业绩支撑的题材;

  3、增加蓝筹股的配置;

  4、对定增基金区别对待,减仓长期限定增,寻找短期限定增基金的价值;

  5、再融资新政对市场是利好、减少抽血压力、对过度融资起了抑制作用,增强投资者信心,通过调仓来优化投资结构。

  新里程资产创始人赖戌播认为重点应回避两类股:

  1、前期多次、频繁、巨额定增后,公司业绩并未出现明显的成长迹象的个股。

  2、中小盘股绩差股、壳资源概念股。

  同时也强调旗下产品藏宝图基金秉持价值、成长至上的理念,基本不参与上述类型个股操作。

  恒德投资董事长王瑜表示一些小市值的壳公司、以前壳价值较大的现在都会逐步回归,也是今后应该重点回避的投资标的。

  话题三:请问您如何看待再融资新政对市场的影响呢?在后续操作上又有怎样的建议呢?

  新宇资产表示再融资新规,对中小创构成了利空,对长期形成的小盘股暴富模式,进行了颠覆,使中小创失去了一定的炒作因素和牛市因子。

  但对整个市场构成了五大利好:

  1、约束融资冲动,缓解二级市场扩容压力。

  2、缓解二级市场解禁冲击。

  3、挤出定增逐利资金。

  4、封堵套利空间,保护散户利益。

  5、引导上市公司注重内生增长,绩优公司将更受投资者青睐。

  因此,在操作上,建议选择有业绩支撑的、低市盈率的、符合国家战略的绩优股进行投资。

  新里程资产创始人赖戌播认为新政对市场整体影响正面,因为新增会大幅度降低再融资的抽血规模,长期而言有利于市场扭转投机盛行的痼疾,有利于树立理性投资的、长期投资的理念。操作策略上,继续回避中小盘股绩差股、壳资源概念股,重点关注价值型、成长性的蓝筹股。

  在恒德投资董事长王瑜看来,管理层把融资偏向IPO,定增过去两年资金需求是IPO的十倍,新政后,反而会整体减少再融资资金需求量,这个角度讲反而降低了市场融资失血过多。未来市场两极分化会加剧:有估值优势、稳定增长的价值股下跌空间有限,而壳公司、高估值小票下跌空间巨大。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