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亚洲私募股权投资规模取胜 科技投资估值泡沫隐现

21世纪经济报道

  今年以来,各大私募基金巨头纷纷加码布局亚洲市场。根据Preqin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全球或区域性的私募基金公司针对亚洲市场的基金融资额已达到482亿美元,超过去年全年的430亿美元。

  自亚洲金融风暴以来,亚洲私募股权行业迎来了空前的盛宴。

  “20年前,一笔1500万美元的交易被认为是一笔大交易,但今天一笔5亿美元的交易可能都不会出现在媒体报道中,整个亚洲私募市场的规模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太盟投资集团(PAG)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及太盟亚洲资本主管合伙人单伟建11月15日出席亚洲私募基金论坛时坦言。

  他表示,当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印尼、韩国的股市蒸发了超过80%以上,“相比之下,由于中国采取了资本管制措施,所以中国股市遭受的冲击较小。当时中国的经济总量只有日本的四分之一,因此,我们当时做出了一个决定,投资在中国以外的市场。但今天来看,中国已经成为我们最大的市场,大约有60%的资金布局在中国市场。”

  同时,他指出,中国企业家与日本企业家的心态截然不同,“即使第一代的中国创业者,他们也十分愿意与私募资金合作,尤其是一些可以带来管理经验的海外私募股权投资者,因为中国的市场十分巨大,他们需要外部的资金来实现企业规模的迅速扩张。”

  据中国基金业协会不完全统计,截至2017年6月末登记备案的私募股权和创业管理人有1.1万家,管理基金2.3万只,实缴存量规模5.8万亿元。

  “亚洲私募股权行业的资金正在由印尼、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市场不断流向中国,当下很多亚洲地区的私募股权基金的规模在十亿美元左右。同时,很多有限合伙人(LP)作为基金的投资方,他们对于环境、社会及管治(ESG)、基金运营、后台以及网络信息安全等方面的要求不断提升,整个行业正在经历巨大的变化。”Affinity Equity Partners主席及管理合伙人Kok Yew Tang说。

  规模为王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亚洲私募股权行业或将面临新一轮的洗牌。

  霸菱亚洲投资基金(Baring Private Equity Asia)首席执行官及创始合伙人Jean Eric Salata指出:“未来大部分的资金将会流向大规模的泛亚洲(pan-Asia)基金,这些基金会占据大部分的市场份额。”

  他透露,目前霸菱亚洲亚洲投资基金的团队大约有140人,因此可以以机构化的形式来管理一些交易,“同时,我们面对的挑战在于如何保持灵活性、快速决策的效率,这些都是在私募行业获得成功十分关键的因素。”

  据媒体报道,霸菱亚洲投资基金(Baring Asia Private Equity)正计划为一只新的亚洲私募股权基金集资60亿美元,这只基金预计将在8-12个月内完成集资,这是霸菱第七只亚洲基金及目前为止最大的基金。

  单伟建则指出,以收购基金(Buyout Fund)为例,单笔交易的规模大幅增加,整个市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规模为王。他透露,今年太盟投资参与了港股上市公司盈德气体(02168.HK)的私有化,“整个交易需要约15亿美元的资金,我们借贷了一半,另一半则来自于我们本身的基金,基金的规模为36.7亿美元。但如果一些规模较小的基金未必可以进行类似的交易,因为它们可能无法在短时间内完成交易。”

  他续称,这意味着那些小型私募基金如果想集资一个40亿美元的基金会十分困难,“这个市场主要由一些大型的国际化私募基金巨头所主导。”

  事实上,今年以来,各大私募基金巨头纷纷加码布局亚洲市场。据悉,KKR & Co今年6月完成了93亿美元、聚焦亚洲的收购基金,其他老牌私募基金巨头凯雷投资集团和黑石集团均正在进行亚洲并购基金的资金募集。

  根据Preqin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全球或区域性的私募基金公司针对亚洲市场的基金融资额已达到482亿美元,超过去年全年的430亿美元。

  科技投资泡沫已现

  随着新科技对很多传统行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革,这给私募股权投资者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我们主要聚焦在一些大型的并购交易中,但我们不断提醒自己不要错过那些新经济的投资机会,这个市场存在巨大的机遇,但投资者必须跟上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潮流。”单伟建指出。

  他透露,三年前,PAG投资了中国音乐集团(CMC),投资金额仅为600万美元,并成为了其控股股东,“对于我们而言,这笔投资并不容易,因为我们通常的单笔投资规模在1亿美元以上。后来,腾讯把旗下QQ音乐和中国音乐集团合并,并成立腾讯音乐娱乐集团。我们曾受到要约购买我们的股份,公司的估值达到200亿美元。”

  然而,Salata对科技行业的投资则更为谨慎,“很显然,整个科技行业投资已经显露出泡沫的迹象。目前整个科技行业的估值高涨,投机气氛浓厚,因此寻找一些能够带来巨额回报的交易并非那么容易。”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