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2016上半年基金业10大事件盘点

新浪财经

  2016年上半年,A股投资者度过了漫长的煎熬和等待期,基金业也深受市场环境影响,度过了极其艰难的半年。这半年,基金圈发生了许多大事件,有的只成为一时热点,有的却将对行业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下面小编带您盘点这过去的半年,咱们圈内的十大事件。

  事件一:熔断引发千股跌停 基金业集体请愿改进

  2016年A股开年第一天就比较特别,由于实施熔断新政,开市后的2天时间里,市场发生了4次熔断,其中两次触发了5%的熔断阀值,两次触发7%的熔断阀值,导致两次提前休市。A股惨状不亚于美国灾难片中描述的场景,整个市场千股跌停,哀鸿遍野,满目疮痍……

  在1月4日首日触及二次熔断后,多家基金公司向基金业协会回馈意见,请求改进新实行的熔断机制。

  此后,管理层不得不连夜叫停熔断机制,三大交易所发布紧急通告,虽然证监会坚称熔断机制不是市场大跌的主因,但从4天来的实际熔断情况看,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反而造成了巨大的负面效应,熔断只维持了4天的命运。

  新浪基金点评:亏大了,这双洋鞋不合脚!差评,退货!

  事件二:公募基金资产突破八万亿 私募认缴规模达5万亿

  根据基金业协会的数据,截至2015年12月底,我国公募基金资产合计突破8万亿元,达到8.4万亿元,相比2014年底增幅达84.76%。混合型基金和货币基金在宽幅震荡市场中受到欢迎,迅速扩张。与此同时,私募行业也在此前的牛市行情和完善的政策环境下,迅速发展。其中,百亿级别的私募已经达到87家。

  新浪基金点评:风来了,求带飞!

  事件三:“谁是老大?”引争辩

  规模向来是口碑最好的背书,“龙头老大”自然也是与“业绩冠军”齐名,历来作为各家基金公司品牌宣传的最大杀招。

  1月26日,基金行业突然出现历来未有过的争论,两家基金公司隔空辩论,谁的规模在2015年末排名第一。

  争端来自于一大早两条行业稿件在社交媒体火起来,一条来自天弘基金,“含专项专户,其资产管理业务总规模达10742亿元,成为国内基金业历史上首个破万亿的基金公司”;“天弘规模和用户数蝉联行业第一”。另一条来自华夏,“截至2015年底,华夏基金管理资产规模总和达8644亿元,已超越天弘,重登行业龙头的宝座。”

  随后有媒体撰文,评价基金公司综合竞争力还有“全效资产”一说,因为货币基金规模折算成全效资产的比率较低,对基金公司利润贡献度较小,因此,基金公司公募规模排名通常还看剔除货币基金后的数字。而若这样排名,据基金业协会公布的名单,2015年位居行业老大地位的则是易方达。

  新浪基金点评:万万没想到,老大竟是他,容我来杯82年的雪碧压压惊。

  事件四:巨额赎回频引暴涨暴跌

  1月28日单位净值为1.039元,1月29日只剩0.337元,一天暴跌67.56%!而该基金不过是一只追求绝对回报的打新基金。非杠杆基金最大单日跌幅诞生!这只基金就是建信鑫丰回报C。但随后建信基金自掏腰包修复了鑫丰回报C净值。

  2月29日,光大睿鑫A单位净值从前一日的1.006元增至1.272元,单日单位净值涨幅达到26.44%。3月1日,鹏华弘盛C单位净值从1.029元增至1.46元,单日净值增长率达到41.89%。3月2日,易方达新益E单位净值从1.0030元猛增至1.5500元,单日单位净值增长率达到54.54%,一举夺下当时全部基金年初以来的收益冠军。

  其实这都是,这都是打新基金遇冷闹的。今年以来,新股发行规则由“预付缴款”变为“货到付款”,新股认购资格大幅降低,投资者人数迅速增多,中签率也迅速下降。

  新浪基金点评:这比打新还划算,“多谢退出者的成全!”

  事件五:私募大佬挑灯夜读战从业

  年初基金业协会发布“从事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业务的各类私募基金管理人,其高管人员均应取得基金从业资格”的新规,把很多大佬都难住了:今年内基金从业资格考试通不过,可能产品就发不了!因此,4月23日的基金从业人员资格考试成为有史以来最热闹的一次。那些曾经叱咤风云的私募大佬,还有那些跨界搞投资的明星,统统都要进考场了。

  一时间,“明星跨界玩投资的好像不止胡海泉啊,还有李冰冰、任泉、黄晓明…这些明星在考试现场会偶遇吗?考试现场旁边会不会就是管理着百亿规模的私募大佬呢,要不要换个名片啊?”这样的段子刷爆基金业的朋友圈。

  而根据基金业协会公布的考试结果数据,科目二《证券投资基金基础知识》总体通过率28.95%,仅为上次的一半。当红组合羽?泉成员胡海泉挑灯夜读终成学霸,通过两门基金考试。与此同时,半数赶考的私募大佬竟在基础知识上折了腰,出现“挂科”。

  私募严管和基金考试“独立”等因素汇集一起,导致了基金从业资格考试突然火爆起来。但急剧增加的报名人数,不仅仅导致报名资格一席难求,而且让浑水摸鱼的机构有了生存空间,乱象丛生。有机构提供2万元“包过”服务 ,有人2188元/科高价卖VIP题库。

  新浪基金点评:私募大佬还会在乎题库贵不贵吗?人家在乎的是下一场能不能排上座位!

  事件六:保本基金大爆发 占新发基金规模1/3以上

  2016上半年合计成立383只基金,虽然不及2015上半年牛市行情中火爆,但延续了2015下半年的热度。但从规模来看,2016上半年新基金发行份额合计为3891.18亿份,不仅远不及2015上半年牛市中的11071.69亿份,而且较2015下半年的5319.47亿份减少27%。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A股市场经历大幅波动,低风险产品悄然走红,保本基金成为目前市场中最热销的产品。在这样的背景下,基金公司自然也乐于发行此类产品。保本基金发行井喷成为2016上半年公募基金中最大的亮点之一。

  新浪基金点评:风水轮流转,总有一款行。

  事件七:发起式基金迎三年大考 清盘潮来袭

  4月26日,继国联安、西部利得旗下发起式产品自动清盘后,华宸300发布公告称,将正式进入财产清算程序。成为年内第五只被迫退市的发起式基金。

  纵观发起式基金近四年的发展史,这种创新型产品受到了基金公司和投资者的热捧。发起式基金备受市场瞩目的原因,主要在于该类基金带有基金管理人与持有人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机制,发起式基金要求基金公司在募集资金时,使用公司股东资金、公司固有资金、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和基金经理等人员的资金认购的基金金额不少于1000万元,持有期限不少于三年,而普通基金没有此项要求。应该肯定发起式基金当初作为一种创新形式的初衷是好的,其最大优点是实现投资者和基金管理者的“利益捆绑,实现共赢”。

  新浪基金点评:理想丰满,现实骨感!利益捆绑也扛不过行情的阴跌。

  事件八:基金淘宝店走过蜜月期 全面关闭

  从今年5月开始,基金淘宝店成为历史。5月起基金公司的淘宝店集体下线。与此同时,部分基金公司的“微店”开始慢慢崛起。

  基金淘宝店2013年10月份左右上线。上线伊始轰轰烈烈,许多基金公司认为淘宝店将为基金公司杀出除了银行、券商以外的一条血路。淘宝店开张伊始,正逢“双十一”促销,火爆的销量让许多基金公司初尝甜头。不过,随着货币基金的下架,基金淘宝的生意一落千丈。为了促销,基金公司大规模费率优惠吸引客户,但难有起色。如今,所有基金公司的淘宝店将集体下线,曾经风风火火的基金淘宝店成为历史。

  基金圈内人士解释,由于阿里将自身金融业务都划归给蚂蚁金服,又收购了数米网成立蚂蚁聚宝平台后,淘宝店跟蚂蚁聚宝本身就出现业务上的重合。因此,才有了各家基金公司从淘宝店集体下线的一茬儿。

  以前阿里支持基金公司直销基金,是当中没有利益冲突,而现在有了自己的代销平台,认申购费、赎回费、管理费分成等都有利益上的需求,自然也会撤掉淘宝店这个平台。

  新浪基金无语点评,上图为证!

  事件九:基金业协会全面清理资金池业务

  5月6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决定对中信信诚违规开展资金池业务的行为采取暂停备案六个月的纪律处分,并责令中信信诚对有关资产管理计划进行清理和整改。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强调,违规开展资金池业务违背资产管理业务本质,极易形成投资者刚性兑付预期,滑向庞氏骗局,金融风险潜藏期长,一旦爆发,就会给投资者造成重大损失,危害性极大。中国证监会和基金业协会严禁证券投资基金行业开展资金池业务,多次明令禁止,今后将继续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对违规资金池业务进行甄别,对涉及机构从严处理,对资金池业务进行全面清理,不留死角。基协还强调,全行业要进一步认识资金池业务的危害性,坚决远离灰色地带,绝不能脱实向虚。

  新浪基金深表认同,小编就将“空谈误国 实干兴邦”座右铭刻在了桌子右边,绝不脱实向虚!

  事件十:FOF指引出台 或催生万亿规模市场

  6月17日,证监会发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运作指引第2号——基金中基金指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基金中基金又称FOF,征求意见稿从投资比例、标的、风控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业内人士认为,万亿规模的公募FOF市场正一触即发。业内人士认为,预计追求相对收益的优选产品会首批面世。

  FOF细则的出台,让已经备战公募FOF多年的基金公司摩拳擦掌,许多已有私募FOF投研经验的第三方机构也跃跃欲试,后者企图以投顾的方式,或者是申请公募牌照的方式来争食公募FOF的蛋糕。

  私募FOF产品则已经发展的如火如荼。根据私募排排网的数据,截至今年5月底,私募FOF基金已经达到626只。济安金信基金评价中心主任王群航表示,回顾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历史,公募基金还是推动其规范发展的主要力量,未来FOF主流应该是公管类FOF。

  新浪基金点评:基金公司当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为投资者挣到真实惠。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