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主编手记:投资 科技能否替代人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最近一段时间,“Fintech”(金融科技)忽然成了基金业的热词。关于智能投顾、人工智能投资的讨论在不同公司、不同论坛上热闹起来,嘉实甚至成立了一个博士后工作站来进行人工智能投资的理论研究。

  Fintech在基金业热起来不是空穴来风,最主要的背景是国内FOF(基金中基金)业务开闸在即,利用金融科技手段进行资产配置,乃至线上投顾服务有了现实的需求,也被许多基金公司视作发展方向。

  Fintech有不同的分支,既包括俗称的“机器人投顾”,也有大数据分析,最高深的是人工智能投资,就是通过分析海量数据,模拟人的思维进行投资。这些分支虽在应用上有所不同,但根本上殊途同归,都是用科技替代人。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都说投资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成功的投资既需要科学的价值分析,也需要“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的临机决策和对人性的把握。有没有那一天,随着人工智能投资的发展,冷冰冰的机器最终将战胜人,科学将取代艺术?

  这个有趣的问题笔者曾经问过嘉实基金总裁赵学军,他的回答是坚定的是,不过前提是遥远的将来。但笔者觉得,这个问题有点像有效市场理论,当美国股市越来越有效时,仍然有人能发现市场失效的地方,并获取超额收益,而这个过程又使市场走向有效。这也体现在美国市场上,采取“聪明的贝塔”策略的产品规模正在逐步增加,而这种策略正是将寻找超额收益的过程转化成被动投资。

  对于人工智能投资而言,它始终是在模拟人的思维进行投资,人的主动思维仍是它的源动力。同时,金融市场由不同的投资主体构成,其行为是互相影响的。尽管这通过大数据分析也能进行模拟,但如果有人主动的反其道而行之,这种模拟就可能部分失效,“聪明的贝塔”就是干这个活的。机器在进步,人也在进步,科技不可能完全替代人投资。

  实际上,在所谓的“奇点”,也就是人工智能全面超越人类之前,投资中科技和人总是在互相学习和互相进步的过程中。金融科技的发展能在很大程度上节省成本、提高效率,使更多的人能享受到原本只有高净值人群才能享受到的金融服务。而若有一天真的“奇点”到来了,人类是否还存在都不一定,机器还需要投资理财么?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