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海外投资趋热 灵活把握机会

恒天财富 李洋 张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近期,市场受险资举牌监管、A股年底解禁潮来袭、美联储加息预期等各方多因素综合影响,沪深指数出现回调,市场震荡调整。12月以来(截至12月15日,下同)上证综指下跌4.07%,深证综指下跌6.36%。风格方面,成长风格表现不如价值风格。上证50、中证100和沪深300分别下跌4.53%、5.43%、5.58%,中证500、中小板指和创业板指分别下跌4.63%、5.77%、9.49%。行业层面,28个申万一级行业仅钢铁上涨0.18%,其余全部下跌。商业贸易、国防军工、银行、农林牧渔跌幅均在2%以内,防御性板块表现出较好的抗跌性。债市方面,美联储12月加息靴子落地,叠加国内央行防风险去杠杆的政策,资金面维持紧平衡局面,短端调整幅度大于长端。指数方面,中债总财富指数、中债企业债总财富指数、中债国债总财富指数依次下跌1.68%、1.43%、1.62%。

  各类型基金业绩方面,12月以来受到股债双市影响,主动股票型基金整体净值下跌5.24%;混合型基金净值平均下跌3.31%,其中,偏股型基金净值以跌幅4.85%领跌,偏债型基金整体净值下跌1.27%,灵活配置型基金整体净值下跌3.11%,重点布局健康产业、智慧生活等板块的基金表现居前。开放指数型基金整体净值下跌5.36%,跟踪大盘蓝筹板块的指数产品表现出较好的抗跌性。债券型基金整体下跌1.59%,纯债债基整体下跌1.22%,二级债基整体净值下跌2.17%。货币基金以年化收益率2.47%优于理财债基收益率2.27%。QDII基金方面,整体净值平均下跌1.11%,原油、大宗商品类基金产品表现领先同业。

  大类资产配置

  在基金大类资产配置上的投资建议:积极型投资者可以配置35%的主动型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偏积极型品种),20%的主动型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偏平衡型品种),15%的指数型基金,15%的QDII基金和15%的债券型基金;稳健型投资者可以配置30%的主动型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偏平衡型品种),10%的指数型基金, 10%的QDII基金,15%的债券型基金和35%的货币市场基金或理财型债基;保守型投资者可以配置30%的主动型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10%的债券基金和60%的货币市场基金或理财型债基。

  偏股型基金:

  关注操作风格灵活产品

  11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环比增长0.51%,工业稳中有升;随着供给收缩导致的补库存,PPI实现连续三个月同比正增长,一举迈进3时代。固定资产投资企稳,制造业起支撑作用,房地产及基建投资回落。11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8%,CPI同比上涨2.3%,重回年内高点。12月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表示当前政策重心仍为防风险,供给侧改革和国企改革仍是2017年的重点,同时强调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现阶段市场底部抬升,预计A股将在大类资产配置相对价值的提升下继续震荡上行。

  落实到偏股基金的投资策略,建议投资者选择操作风格灵活、选股能力出色、中长期业绩表现领先的基金作为投资标的。此类基金投资风格上灵活主动,在震荡行情中能够更好地把握投资机会,博取更好的收益。重点可关注受益经济转型、通胀回归的基金产品以及具备业绩支撑、行业景气度较高的基金,如消费、金融板块。同时,积极把握结构性机会,主要包括国企改革、“一带一路”主题产品。

  固定收益品种:

  具中长期配置价值

  近期,债市大幅调整,10年期国债收益率自12月5日攀升至3%以上后居高不下。资金抽离是本轮债市调整的主因:年底Shibor走高导致大量短期资金从债市转投银行间市场;年末时点大部分金融机构资金面都紧张,资金从债市转移到实体市场;债市持续亏损出现下跌;监管层严查杠杆资金,叠加特朗普当选及美联储12月宣布加息,债市短期内调整不可避免。具体到债券型基金配置上,建议投资者规避短期波动,保持谨慎,把握调整时机布局明年。信用债方面,重点配置重仓高评级信用债并且控制久期和杠杆率的产品。货币基金在长期资金利率保持较低水平的情况下没有趋势性投资机会,可以当作现金管理工具。

  QDII型基金:

  贬值压力犹存 海外投资趋热

  美联储12月加息靴子落地,同时预期2017年还将加息3次。从历年加息趋势来看,美元指数走强会对大宗商品价格形成一定的打压,加息后美元指数回落,大宗压力会稍微缓解。但大宗商品的价格主要由供求决定,当前OPEC和非OPEC国家就原油减产达成协议,短期会对油价有所提振。人民币贬值压力犹在,海外投资日趋加热,建议投资者可重点关注以原油、农产品、煤炭等大宗商品为代表的主题类QDII基金。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