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共享单车很可能是个大坑,风险远大于收益

明星私募网

 

  最近,共享单车火了,一辆普通的自行车,竟然站在了创业的风口上,像摩拜、ofo、优拜小鸣、骑呗等数都数不完。有的品牌还没有投放单车,就已经获得了上亿的融资,还有传统自行车厂商也纷纷加入阵营。

  其实,共享单车的市场并不是一片空白的,城市公共自行车都已经发展好几年了,和共享单车一样,都是分时出租。而且,城市公共自行车,费用还比较低,在价格上,比共享单车有优势。但是,公共自行车的不足在于网点太少,网点的区域有限。而共享单车智能车锁和GPS定位,让驻车桩消失了,用户只需要下载它们的App,就可以附近的共享单车,骑完以后也可以就近停放。跟死板的公共单车相比,有了质的变化,但共享单车给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又隐藏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首先,共享单车没有车桩,随时随地可以停放,还车确实很方便,但是借车就不方便了。使用完一辆车后,可以随意停放,这样确实很方便。但是,这对下一个使用者就不一定方便了。实际上,共享单车只是把使用者的“方便”,转嫁给下一个使用者的“不方便”了。

  其次是维护成本的问题,共享单车的智能锁其实很容易被破坏。举个例子,如果单车坏的正好是GPS的话,那找单车肯定比维护单车还要费时间。12月22日,北京的一篇报道称,共享单车催生一个职业——“城市猎人”,他们利用手机App定位信息,搜遍大街小巷,只为找回被“遗失”的单车。这么大的城市,靠人来找,谈何容易。这样的话,维护成本对商家来说,那就是一个大难题了。

  共享单车带来的更大难题,来自于人性。12月19日,北京晨报有篇报道透露,某二手车的交易平台上,有人公开叫价2000元回收摩拜单车,另外在二手平台上,ofo只卖99元,但前提条件是,必须“拆除GPS”,更可恶的是,有些用户还把单车扔进珠江,摩拜单车GPS显示,在珠江里就有好几辆。共享单车无桩的制度是对人性的纵容。即使是一个高素质的人,在遇到紧急的情况下,也可能会把单车停放在不规范的地方。无桩的做法取消了对人性的约束,在这样的情况下,好人都可能变坏。

  就在昨天,我也去体验了这个所谓的共享单车,结果令我非常失望,像在北上广深这样一线城市的道路上,有许多非主干道,是没有自行车道的,所以骑行的时候不是很安全。另外,共享单车的车轮都是全橡胶轮胎,路面的颠簸感,完全传递到骑行人身上,体验感极差,而且,有些单车的重量,高达30斤,骑这样的单车,对很多人来说,简直是自虐。

  我们再来看看共享单车的盈利模式

  目前,共享单车的盈利主要是租金费用,很多人都认为,靠租金和押金盈利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这忽略了一点,单车公司主要的成本并不是车辆,而是运营成本,运营成本并非APP等固定成本,而是车辆的调度、维修等。在单车公司没有找到盈利模式的情况下,共享单车完全就是一笔亏本的买卖,而且,很多单车公司不一定能熬到可以盈利的时间点上。

  和滴滴这些打车软件不同的是,这次共享单车热,不是市场需求使然,而是资本狂欢下催熟的结果,所以综合以上实际情况的分析,这很可能是门深坑遍布的生意,风险远远大于收益。目前的单车大战,资本毫无疑问是最大的推动力。由于“滴滴”的前车之鉴,资本都想尽早拿到入场券,成为早期投资者,获取高额回报。对于一个有前景的市场或风口,尽早拿到入场券就意味着成功。

  目前,资本市场越来越浮躁,追求短期的投机,而并不关注企业的长期价值,这种击鼓传花的行为,称之为庞氏骗局,也不为过。其实,共享单车,真的像某些业内人士渲染的百亿、千亿那么庞大吗?或许,时间会告诉我们答案。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