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李泓然:保本基金淡出 避险基金蓄势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17年1月24日证监会发布实施《关于避险策略基金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该意见的发布意味着发展13年之久的保本基金即将淡出公募基金市场,取而代之的是“避险策略”基金,从定性的角度推测,该类基金可能将成为公募基金市场中权益类基金风险水平最低的细分类。

  保本基金淡出市场

  根据济安金信基金评价中心的统计,目前尚在运作的保本基金共有151只,资产规模合计超3200亿元,其中最早的一只保本基金为“银华保本增值混合”,该基金成立于2004年3月2日,至今已运行13年之久。而最新发行的保本基金博时招财二号大数据保本混合成立于2016年8月22日,自此以后再无保本基金发行的主要原因是2016年8月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关于保本基金的指导意见》,该指导意见从产品设立条件、风险控制、投资策略、基金规模和担保机构这五个主要方面,新增了监管内容,添加了合理限制,使得保本基金的投资运作受限较大,基金公司对该类产品的态度由热转冷。

  那么现存的保本基金是否值得投资呢?现持有保本基金的投资者还应继续持有吗?

  首先,保本基金最大的特性即能够“保本”,但是保本的前提是在基金认购期或者新的保本周期开始时购买才可享受保本待遇,因此,现在购买保本基金无论任何情况都是无法保证保本的,也就丧失了其保本特性。

  其次,在《关于保本基金的指导意见》发布并实施后,保本基金的投资受限,使得净值表现有所下滑。截至2017年2月14日,“过去六个月”保本基金平均净值损失幅度为0.20%,大部分保本基金净值止步不前。

  第三、从保本基金的到期时间看,2017年到期的有34只,2018年到期的多达71只,2019年到期的有46只。现存的保本基金到期后,将无法继续下一个保本周期,这就意味着该类基金必然面临转型或者清盘,无论是哪种方式都将大大耗费投资者的时间成本及降低投资效率等。

  因此,建议投资者不再投资现有的保本基金,持有保本基金的投资者在基金已实现盈利的情况下可考虑适时赎回。

  避险基金蓄势待发

  避险策略基金设计理念是利用低风险投资获取的预期收益作为“安全垫”,利用“安全垫”的资金进行权益类投资,在严控风险的前提下博取超额收益。

  避险策略基金投资范围中明确规定“投资于稳健资产不得低于基金资产净值的80%,稳健资产中债券部分的投资要求为信用等级AAA级以上的债券”,这较之前的保本基金而言,对稳定资产的配置比例变高,并且投资标的的信用等级有所提高,投资更多且信用等级更高的稳定资产可能使投资风险有所降低。

  根据笔者推算,抛去投资于80%的稳健资产及5%的活期存款,则仅有15%的资产可进行权益类投资。在这15%的资产中,《指导意见》中规定“投资于权益类资产,投资金额不得超过安全垫的3倍,投资于可转换债券、可交换债券以及信用等级在AA+以下的固定收益类资产的,投资金额不得超过安全垫的5倍”,安全垫是指在基金运作期间,基金预期可获得的稳定收益,假设当前无风险收益率水平是3%,那么在成立初期能投资的风险资产最多不会超过9%,这较前期保本基金40%的权益类资产配置上限大幅降低。

  不仅如此,避险策略基金还对其保障义务人有明确的规定如“注册资本不低于5亿元、最近一年经审计的净资产不低于20亿元等五项措施”,在此基础上,若基金单位累计净值低于避险策略周期到期日基金合同约定的投资本金超过2%,或者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避险策略周期到期日基金合同约定的投资本金的还要向证监会报备,并提出解决方案。即使基金运作中全部符合要求,基金管理人每3个月依然要开展避险策略基金的压力测试。

  综合来看,《关于避险策略基金的指导意见》对避险策略基金的规定可谓细致入微,在严格符合指导意见的前提下进行投资运作的基金产生大额亏损的可能性相对较小,因此该类基金的风险水平相对较低,也是目前公募基金市场权益类基金中风险水平最低的一类,想进行低风险投资同时又能承担小部分风险博取超额收益的投资者可多关注该类基金。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