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炒股常见的行为偏差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兴全基金 蒋寒尽

  大部分人都无法成为《生活大爆炸》中那个理智到极致的Sheldon,即使是Sheldon,在遇见Amy时也会偶尔失去理性。

  当非理性思维占据大脑的时候,股民往往就会产生偏差行为,并且自己通常意识不到。

  常见的行为偏差有哪些呢?

  一是过度自信(Overconfidence):我总是对的。

  一个有趣的实验:受访者需要判断自己的驾驶水平,结果超出2/3的受访者都认为自己超过了平均水平,而事实上这个数据只有1/2。反映到股市中,是投资者对内部信息和选股能力的过分自信,并倾向于自动过滤负面信息,而对支持其信念的正面信息过度强化。在这种心理驱使下常表现出低估市场风险、频繁交易、股价下跌中“死扛”的情况。

  二是归因偏差(Attribution bias):成功是我的功劳,失败是他人的过错。

  人的情感自然会偏向自己,总是习惯于将成功归因自身,将失败归因外在因素。不过,在股市中反复的归因偏差,会导致自信心过度膨胀。

  三是逃避亏损(Disposition Effect):长期持有亏损票,希望某天会解套。有人会说,不在乎短期亏损,期待长期价值回归,这不是价值投资者的风格吗?问题在于,真正的价值投资者是越跌越买,而且坚定相信公司基本面。其实被套牢的股民大部分是伪价值投资者,他们只是不愿意接受真实的亏损。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看着自己卖掉的股票不断创下历史新高,悔恨的捶胸顿足;在被爱股深深套牢后不断说服自己它一定会涨回来,直到心灰意冷割肉出局,可又发现自己恰好卖在了最低点。

  四是惯性思维(Conservatism bias):对新信息不敏感。有些股民一旦形成某个观点后就很难改变,对新信息反应不足。所以公司在发布利好消息后,股价很少一步涨到位,大家需要足够长的时间来消化新信息,这一过程中股价会形成短期动量趋势,而当股民习惯上涨趋势后,他们就很难意识到股价可能已经被高估,因此又助推了资产泡沫。

  行为金融学研究者坚信,小部分聪明人可以利用投资者的行为偏差在市场上获利。华尔街的一些机构确实利用行为金融学理论制定出了反向投资策略,还专门设立了“行为基金”。

  要克服骨子里的贪婪、恐惧、过度自信等人性弱点,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如果你没有信心做到,那就把钱交给专业机构去打理。当然,你也可以尝试改变自己的行为模式,看看会有什么样神奇的效果。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