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兴全基金陆申旸:关于垃圾分类希望你不只有炒概念的情怀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兴全基金 陆申旸

  和以往不同,身边的股民基民朋友们都不再关心茅台股价是否破千,不关心上证综指是否越过了3000的门槛,也不太关心中美贸易谈判进展如何。

  在大家眼中,似乎都只有一个词——垃圾分类。

  7月1日起,史上最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全面实施,要求上海市民对垃圾分类投放。《条例》除了规定极为繁琐的分类标准外,还设置了个人最高200元罚款。据说每一个上海人丢垃圾前,都会对着A、B、C、D四个垃圾桶扪心自问:这到底是啥垃圾?

  受《条例》影响,“垃圾分类概念股”也齐刷刷上涨。甚至在连续多日涨停后,几家公司还紧急公告称自身涉及垃圾分类的相关业务占比较低,结局却是依旧继续上涨。

  垃圾分类是个笑话?那些看笑话的应该庆幸

  惊讶的是,在很多网站都看到了网友对于上海此次大行动“短期看好、长期看空”的态度,甚至很多生活在非《条例》地区的网友都庆幸自己生活的城市尚未开始如此整治。

  从数据来看,国内目前生活垃圾处理基本以填埋和焚烧为主,当你挥手将垃圾丢进垃圾箱后,绝大部分都会送去城郊甚至周边城市的垃圾场填埋或焚烧。在2010年的纪录片《垃圾围城》中就展示了全国600多座大城市中有70%被垃圾场所包围,地图中北京周边的400个垃圾场甚至组成了一圈“七环”。这过程中除了对于环境的破坏,还产生了二噁英等污染物,是全球公认最致癌的危险物质。

  《条令》的出现,使得分类后的垃圾焚烧和后续处置更具效率,也尽可能的降低了有害物质的产生和向周边城市扩散的危害。那些没住在这些城市还笑着分类行动的人们,其实应该庆幸《条例》终于出现。

  垃圾分类真的有必要吗?貌似只有民众增加了成本

  万事开头难。想起了在《掘金绿色投资》中看到的故事:150年前世界油料的主要来源是鲸鱼体内油脂,而从地下获取石油的想法因为需额外的成本开支最初遭到了摒弃。然而在1859年后第一口现代油井出现后,鲸鱼油在短短10年内就被快速替代了。

  垃圾分类其实也是一样。似乎现在居民额外的成本投入尚未快速看到收益,短期内你只是看到的厨余处理器、垃圾桶的脱销,以及环卫车辆设备和后端治理等股票的连续涨停。更重要的是,一旦制度升级确立、群众意识逐渐养成,这还将引发新一轮消费革命,倒逼企业提升生产技术和营销效率以满足社会对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诉求。

  从长期来看,回顾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过往历史,垃圾分类制度将对于土地资源利用、垃圾资源化再循环、消费刺激等各方面都有所提高,从而带动社会乃至个人的经济增长。除此以外,垃圾的合理分类还将降低疾病等潜在公共风险,省下的医疗、环境治理等开支将更助力于提高城市的后续吸引力和经济活力,形成新一轮城市发展的良性循环。

  关于投资,希望你不只有炒概念的情怀

  你的行动会让明天更美好,希望你的投资也会。

  眼红这些相关股票的暴涨,我们也依旧不希望你只有炒概念的情怀。几乎所有的概念只是在短期中昙花一些,而真正绿色可持续的投资理念会在长期中带来更大的改变。

  近年来,当我们越来越关注生存环境,绿色投资理念也因此愈发流行。相较于传统投资中对于环境非友好上市公司的规避,绿色投资理念更多通过积极筛选对绿色行业进行投资,从中挑出那些努力消除运作中对环境负面影响的传统企、或从事环保与新能源技术的新兴公司等。此外,绿色投资还将应用股东倡导来形成对上市公司绿色产业发展的外部激励约束机制,通过改善行业准则从而推动发展。

  作为国内第一只绿色投资基金——兴全绿色基金也刚刚迈过了自己的八岁生日。八年中,我们见证了越来越多的持有人和国内公募基金的加入,更感受着每一位同行人为世界作出的点滴改变。

  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与自我人性斗争中不断进步的历史。

  我们和自己的野蛮斗争,进入了文明社会;我们和自己的欲望斗争,从此拥有了仁义礼智信;我们和自己的惰性斗争,突破人体极限还不断挑战更快的速度与更高的高度;我们和自己的安逸斗争,发现科技并用科技发现更多。

  这一次,我们是在和自己的过往习惯斗争。

  无论是否为最佳途径尚不评论,但对的方向迈出第一步更为重要。

  风险提示:本公司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财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投资者投资于本公司基金时应认真阅读相关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文件并选择适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品种进行投资。基金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或基金经理曾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也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公司立场,仅供参考。基金投资需谨慎,请审慎选择。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