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记者手记】为民企发展创造更广阔空间

欧阳剑环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位于东部沿海的福建省,孕育了泉州制造、莆田商贸、晋江模式,诞生了永辉超市、福耀玻璃等耳熟能详的民营企业,是考察民营经济生存发展的绝佳样本。

  在四天三夜的时间里,赶赴福建的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第二督导组一行兵分多路,分别前往厦门、莆田、晋江、泉州、福州等城市,通过走访、座谈等形式,与民营企业家、当地银行展开深度对话,发掘在金融服务和政策层面值得推广的经验,体察民营经济发展中的难点和痛点。

  在督导方式方面,督导组深入一线,走进企业的车间,了解生产效益、经营成本、融资支持、退税效率、社保征收、财税补贴等情况。督导组力求独立客观,所有的实地走访和座谈,均没有当地有关部门参与陪同,这让民营企业家们可更无顾虑地畅所欲言。除当地安排的企业外,督导组还自行联系了一些企业进行暗访,以求更全面地了解民营企业生存发展和政策落地的真实情况。

  一路上,中国证券报记者见到了不同的民营企业:有的叫苦不迭,有的自力更生,有的“节衣缩食”,有的“生活富足”。民营企业生存状况迥异,在很大程度上与其经营策略有关。

  例如,个别企业在国家出台社保征收统一划转政策后心存顾忌,但此前规范缴纳社保的企业则不受影响;有些企业由于存在环保风险,无法从银行贷款,只能求助于民间借贷;有些企业则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升级设备,降低能耗;有些企业在贷款额度没有新增的情况下,不再新建厂房扩张规模,在设备方面则更多借道融资租赁;还有企业“嗅”到政策红利,及早转型二次创业,现在已自给自足,不需要向银行贷款。

  当然,经济下行压力和外部不确定性风险客观存在,“雨天收伞”也是银行共有的顺周期通病,民营企业遇到的困难是多重矛盾问题碰头的结果,不能简单归因于其本身。总体来看,福建省地方政府、金融机构和民营企业三方正戮力同心,解决民营经济“成长的烦恼”。

  当前,决策层扶持民营企业利好频出,央行增加再贷款再贴现额度,首批民企债券融资支持工具逐步落地,银保监会初步考虑对民营企业的贷款要实现“一二五”的目标……从福建看,各相关部门也按照“几家抬”思路,在金融服务、减税降费、财政贴息、融资担保等方面落实已出台的政策,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为民营企业发展创造更广阔的空间。

  福建辖内银行也积极降低企业融资门槛和成本,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手段,在提高服务效率的同时,更全面地掌握企业信息,把握风控。

  从企业来看,福建民营经济仍充满生机。在走访过程中,中国证券报记者见到了许多传承着“爱拼才会赢”闽商精神的企业家。他们思维活跃、充满雄心,深信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只要保持定力、稳定信心,经营审慎、合规发展、重视创新的企业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