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在高水平双向开放中提升全球竞争力

——“资本市场改革发展新机遇”系列评论之五

本报评论员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新时代开放型经济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一个高水平双向开放的资本市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金融改革开放任务落实到位,同时根据国际经济金融发展形势变化和我国发展战略需要,研究推进新的改革开放举措。要提高金融业全球竞争能力,扩大金融高水平双向开放,提高开放条件下经济金融管理能力和防控风险能力,提高参与国际金融治理能力。方向已然明晰,伴随着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资本市场的双向开放也将驶上快车道。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我国资本市场规模已居全球前列,双向开放的脚步始终未停歇。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已推出B股、H股。世纪之交,一批新兴互联网企业海外上市,为我国信息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资本助力。加入WTO之后,QFII、QDII相继推出,为国际投资者投资境内市场、境内资金出海投资建立了渠道。此后,沪港通、深港通实现了内地与香港两地市场的互联互通。上交所赴德国参设中欧国际交易所,成为连接中国和欧洲资本市场的重要桥梁。2018年以来,A股相继被纳入MSCI、罗素等国际指数,大大提高了国际资本投资中国的比重。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预计未来10年外资持有A股比例将从目前不足3%提升至10%,一个国际化的A股市场指日可待。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成果丰硕,但我们要认清现实,抓紧补齐制度短板,加快清理过时的法规政策,降低资本双向流动的成本,加强对成熟资本市场发行、交易和退出等制度的借鉴和运用。当下正精心筹备的上交所科创板,发行规则和交易制度设计基本接轨国际成熟市场。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本身就是我国资本市场高水平开放和高质量发展的最新实践。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从建设金融强国的全局高度衡量,从参与国际金融市场治理的中期需求考量,从掌握提升全球竞争力的长远诉求度量,我国资本市场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接下来,不仅要增强市场主体的活力,又要发挥企业家的主观能动性;不仅要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还要树立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不仅要促进正向激励和优胜劣汰,更要鼓励更多优质企业登陆境内外资本市场。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资本市场高水平双向开放,首先要明确三个远期目标:一是深度参与国际金融市场标准和规则的制定,参与创设被国际市场广泛认可和接受的交易产品及交易工具。支持和帮助国内相关机构参与全球业务,同时有力防范外部风险。二是建立灵敏的投融资机制和资产定价机制,对全球经济和科技进步的最新进展能够及时做出反应和处理。能够为科技创新转化为生产力,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强大的金融解决方案和资本支持。三是形成中国与国际市场之间宽广畅通的投融资渠道,为经济发展提供丰沛的金融血液,既让国际资本收获应有的投资回报,也能让国内投资者便利地分享世界经济发展的成果。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我国资本市场将开启的伟大航程中,不会总是一帆风顺。但无论遇到什么样的风浪,请牢记这个春天许下的诺言:只要勠力同心,高水平双向开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资本市场一定会由蓝图化作现实。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