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二季度险资或增配A股 低估值蓝筹受青睐

程竹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中证网讯(记者 程竹)上市险企2018年度业绩报告披露进入收官阶段,险资最新持仓情况浮出水面。Wind数据显示,截至3月31日,34家保险公司新进50家上市公司股票,28家保险公司增持30家上市公司股票。

  多位险企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险资二季度会继续加大低估值蓝筹的配置,对于业绩增长稳定的大消费及成长性突出的5G、云计算等方向也会逐渐择机加大布局。同时,在目前市场上流通的各投资产品中,股票流动性最好,预计二季度险资或进一步配置A股。

  蓝筹高分红股票受青睐

  中国证券报记者统计发现,从2018年末,险企增持上市公司股票来看,行业分布较为广泛,涵盖金融、食品饮料、医药、材料及能源等。

  Wind数据显示,银行股增持规模最大,中国人寿于2018年大幅增持了四大国有银行股票;此外,食品饮料行业也受到险资青睐,中国人寿、人保寿险、中国平安和泰康人寿均有布局。

  从险资持仓的脉络可以窥见,保险机构持股风格,以主板为主,重仓金融、地产和消费,偏好流动性好、股息率高、盈利能力强的个股。

  “首先,险资持有大消费板块、股票的特点是,符合之前险资一贯的‘稳增长’风格,选择新进持有的大消费板块股票大部分为所在行业龙头企业,且年报数据显示出业绩良好。其次,可能同样出于稳妥的考虑,险资在选择公司的时候,也倾向选择国有资本和银行股。第三,在5G商用化正式起步的今天,叠加科创板等鼓励科技板块政策的拔锚起航,险资更加看好这些股票的原因可能更多在于成长性。”川财证券分析师杨欧雯表示。

  逢低建仓消费及5G板块

  多位资管人士表示,当前A股市场更多体现结构性机会,指数可能会维持一个箱体震荡的走势,需要等待后续企业盈利增速企稳等重要影响因素明朗。预计A股短期或面临冲高回落压力,二季度险资或继续稳中求进。

  “二季度险资从长期投资、价值投资和分红偏好角度,会继续加大低估值蓝筹的配置,对于业绩增长稳定的大消费及成长性突出的5G、云计算等方向也会逐渐择机加大布局。”华北地区一位保险公司投资总监称。

  杨欧雯预计,二季度险资或将加大对大消费板块的布局,随时间的推移,银发经济下的养老、教育、医疗产业的中长期投资价值有望提高,在高增长稳业绩的双驱动下,预期短期内险资不会抛弃消费这一投资逻辑。此外,5G、AI等概念成长空间的打开,吸引了险资的注意力,预计险资也将长期关注,静待业绩兑现。

  “需要关注的是,险资已经开始关注军工板块,短期来看,军工政策优势较为明显。长期来看,军工板块的市场表现有望平稳上行,符合当前险资的投资特点。”杨欧雯补充道。

  国寿资管相关人士认为,行业方面,近期要重点关注滞涨板块的补涨,特别是估值低的地产板块,此外积极挖掘年报及一季报业绩超预期的优质公司,有基本面支撑的个股将在下一波行情中脱颖而出。主题方面,鉴于市场情绪高涨,建议关注南北船合并、科创板影子股、猪周期、氢能源等概念的投资机会。

  险资整体仓位料提升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四季度,从上市公司十大(流通)股东的数据来看,安邦人寿、富德生命人寿、中国平安、和谐健康等保险机构重仓股持股市值相对较大。

  华北地区保险资管人士指出,当前,监管重心是引导险资加大权益类资产投资。预计险资整体仓位有所提升,但重点在于优化持仓结构。

  杨欧雯认为,从政策层面上看,从2018年开始,多项政策出台鼓励险资接入股权投资。经过险资股权直接投资从白名单到负面清单制的变革,险资有希望以新的方式对上市公司进行中长期配置,预计二季度险资战略性股权投资的规范成长可期。此外,近期ETF持仓情况也浮出水面,在目前已经披露的ETF的业绩报中,险资身影频频出现,且占有相当比例。从险资的长期投资属性来看,A股市场上的短期博弈和上市公司的业绩短期波动会对险资造成干扰,因此也不排除借由基金间接入市的可能性。

  接近监管层人士透露,截至3月末,在专业的机构投资者中,险资持股的规模不断增长,保险机构的持股规模和占 A 股流通市值比重都在不断增长,目前仅次于公募基金。

  险资在A股流通市值中所占的规模已超过5%,但对比发达国家,我国保险机构的持股规模仍有较大的上行空间,未来险资很可能会提高A股的配置比例。

  国金证券分析师李立峰指出,参考当前美国险资投资股票的比重,预计未来我国保险资金投资股票的比重有望从当前的10%左右增长到30%左右。

  杨欧雯认为,险资体量较大,流动性是必须考虑的问题,在目前市场上流通的各投资产品中,股票流动性最好,因此出于这层考虑,二季度险资或将进一步配置A股。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