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深化金融改革开放 推动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彭扬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中证网讯(记者 彭扬)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12月8日在“央行研究”专栏上发布《“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与金融改革开放》署名文章。陈雨露表示,推动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未来一段时期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也是“十四五”时期金融改革发展的着眼点。“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既与我国长期以来的重大战略和政策一脉相承,又强调供给侧和需求侧、国内国际循环、经济与金融的全方位统筹。

  国内国际循环相互促进

  “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以内促外、由内而外是撬动战略发挥效能、推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表示,展望“十四五”期间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不仅意味着扩大内需的“量变”,更指向了内需动力模式的“质变”。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此前强调,央行将搞好跨周期政策设计,创新和完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体系,精准设计激励相容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符合新发展理念相关领域的支持力度,持续增加小微企业首贷、信用贷、无还本续贷,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另外,陈雨露强调,新发展格局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冠肺炎疫情更加凸显维护我国在全球产业链地位、推动产业链从中低端走向高端的迫切性。国际循环的目标是通过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好支持和畅通国内循环,优化结构,激发活力,实现国内国际循环相互促进。

  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连平称,形成强大的国内市场并不等同于要完全摒弃国外市场,而是从之前过度依赖国外市场向以国内市场为主导转型的同时,仍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这不但可以获得更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而且可以发现领先用户的新需求及前沿技术发展带来的市场机遇,全球市场竞争的压力也能够促进内循环不断提高效率。只有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更好的联通,才能实现更好的国内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四层次完善金融高质量发展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对金融高质量发展也提出更高要求。陈雨露表示,新发展格局下的金融发展可着眼于四个层次:一是通过金融科技引领,推动金融体系集成创新,服务第四次工业革命;二是立足新发展理念和新发展格局的循环路径和战略基点,着力提升金融服务能力;三是以内外循环相互促进为目标,深化金融业高水平开放,同时注意防控系统性风险;四是结合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优化金融改革开放布局。

  在金融科技方面,中国工商银行首席技术官吕仲涛表示,商业银行要通过创新引领、科技赋能,精准高效服务“双循环”格局。商业银行作为金融科技的积极实践者,应围绕供给侧改革主线,以科技为驱动力,不断增强金融服务的深度和广度。夯实金融基础设施,践行普惠金融,挖掘数据资产,赋能社会化场景,并坚持开放融合,以金融科技为助力提供本外币一体化、境内外协同的高效金融服务,以高质量的金融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

  当然,在重视金融科技创新发展的同时,也需要不断加强相关风险的防控。扎牢风险防范篱笆,优化风险预警、识别和处置机制,稳定金融市场预期,促进金融科技创新良性发展。

  就加快金融业高水平开放服务“双循环”新发展来看,中国进出口银行副行长李钧表示,应加快金融服务“走出去”。金融开放为中国金融业发展引进了新的要素和制度供给,同时也为金融机构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合作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过程中,银行业金融机构依托国内大市场的吸引力,以及金融双向开放的红利,将有更多的机会把金融服务推向国际市场,更好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完善中国特色科创金融体系

  为适应“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推动金融业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当前仍需要关注一些重点问题。陈雨露认为,要完善中国特色科创金融体系。

  具体看,陈雨露表示,支持金融机构按科技创新生命周期规律,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加快培育形成各具特色、充满活力、市场化运作、专业化管理的创业投资机构体系。多渠道拓宽创业投资资金来源。充分发挥主板、科创板、中小企业板、创业板和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功能,畅通创业投资市场化退出渠道。

  “构建‘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关键是加快市场化的改革。从金融方面看,最核心的是要建立更加包容开放、结构合理的金融体系,尤其是要适应创新驱动、服务创新驱动。我们有条件、也有必要更好推动资本市场加速发展。”中国人民银行参事室主任纪敏称。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副理事长王文灵表示,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机构投资者要紧紧抓住资本市场开放的步伐加快的新机遇,更加积极主动加强交流与合作,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创设新的投资产品,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共同维护和建设好中国资本市场的生态环境。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