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强化退市监管力度 推进退市改革落地见效

昝秀丽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中证网讯(记者 昝秀丽)“史上最严”退市新政落地满月,东方金钰进入退市整理期交易,*ST天夏、*ST长城触发面值退市“红线”,*ST航通申请主动退市,折射出有进有出、优胜劣汰的市场生态逐渐形成。
值得关注的是,近期中央层面、监管部门多次部署退市任务目标。《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行动方案》提出,建立常态化退市机制。证监会2021年系统工作会议强调,严格退市监管,拓展重整、重组、主动退市等多元退出渠道。
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有关方面屡提严格退市监管,意味着常态化退市机制建设已上升为顶层设计,释放强化退市监管信号。随着稳步推进全市场注册制改革和A股退市新规落地施行,资本市场优胜劣汰的良好生态加速形成,将进一步提升市场资源配置效率。
  制度效果初显
  分析人士指出,退市新规落地一个多月,其对市场的影响已逐渐显现。在此轮退市制度改革中,沪深证券交易所全面修订了财务指标类、交易指标类、规范类、重大违法类退市标准,退市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对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改善资本市场整体环境、加速优胜劣汰、强化投资者风险意识具有积极意义。
  “退市制度改革和注册制改革是相互呼应的两项基础制度,在拓宽前端入口的同时,迫切需要加快畅通出口。新退市制度正式生效,已经产生了预期的制度效果。可以预期,退市数量将会增加,这是市场优胜劣汰、大浪淘沙的结果,也是基础制度持续完善的结果。”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指出。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表示,新规引导市场理性投资,并有效防止炒壳炒差等问题。投资者也能够逐步接受不良公司退市的情况,稳定市场预期。
  “面值退市和主动退市的公司数量增加,这是退市制度不断优化的结果。市场愈发认识到,质地优良的公司才存在长期投资机会,而垃圾股最终将为市场抛弃。长此以往,A股退出渠道愈发畅通,投资者用脚投票,将进一步倒逼公司优胜劣汰,完成市场自净。”中山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李湛指出。
  增强退市刚性
  值得关注的是,近期监管部门在强调拓宽多元退出渠道的同时,明确增强退市刚性。
  《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行动方案》明确,严格实施退市制度,对触及退市标准的坚决予以退市,对恶意规避退市标准的予以严厉打击。
  记者了解到,证监会将会同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对退市过程中出现的对抗监管、不正当维权甚至煽动群体性事件等恶劣行为,严厉打击、严肃追责,确保改革平稳推进,积极塑造良好的市场生态。
  此外,在凝聚退市改革合力方面,证监会已开始加强退市通报制度,加强与地方政府等有关方面的信息共享和监管合作,以有效防范和约束在上市公司退市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阻力。证监会2020年11月10日召开的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动员部署会强调,交易所要切实承担主体责任,各派出机构与地方政府加强协作,坚决打击各类恶意规避退市行为,严肃处置通过煽动缠访闹访等方式对抗监管的行为。
  “退得下”更要“退得稳”
  专家指出,建立常态化退市机制,还需完善退市后的相关配套制度,加强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在“退得下”的基础上实现“退得稳”。
  “在建立常态化退市机制的同时,可以进一步优化证券民事赔偿诉讼机制,保护中小投资者;完善转板制度,为因绩效、规模等问题退市的企业提供发展和改良空间;可以推动市场化并购重组,为存在退市风险的公司增加被优质企业整合吸纳、协同发展的机会。”田利辉建议。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认为,加强上市公司退市后的投资者保护,还要激活相关责任主体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以及信用制裁。这样才能切实扭转“劣币驱逐良币”的乱象,让空壳公司、僵尸企业及时出清,资本市场才能充满生机活力,让股市成为国民经济的晴雨表。
  “提升资本市场多层次服务功能,提高主动退市比例;强制退市、并购重组退市等都意味着利益损失,建议在完善退市制度的同时强化投资者保护机制,保障投资者的合法利益。”李湛说。
  监管部门在退市制度改革过程中也非常注重退市后的保障机制建设。
  记者了解到,证监会将加快推进责令回购、证券纠纷代表人诉讼制度等投资者保护制度落地实施;强化发行上市、再融资、并购重组、退市、监管执法等全流程全链条监督问责,推进《健全上市公司退市机制实施方案》不折不扣落实落地。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