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博鳌论坛发布旗舰报告:亚洲各国政府应着重应对四大发展赤字

杨洁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中证网讯(记者 杨洁)4月18日,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举行首场新闻发布会,并发布旗舰报告《可持续发展的亚洲与世界》2021年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通过分析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哈萨克斯坦、韩国、马来西亚、巴基斯坦、卡特尔、沙特阿拉伯、新加坡、泰国、越南等若干有区域代表性的亚洲国家发展表现认为,卫生健康、基础设施、绿色转型和数字鸿沟是制约当前亚洲经济可持续复苏的重要瓶颈。在各国财力和资源都十分有限的情况下,政府需要有重点地行动,解决好卫生健康、基础设施、绿色和数字四大发展赤字并有效连动,有力释放发展潜力,推动实现多个可持续发展目标。

  报告认为,在卫生健康赤字方面,由于政府财政能力不足或规划不合理,许多亚洲经济体面临医疗资累短缺、对传染病准备不足的困境。当前,在亚洲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大陆上迅速分发和接种疫苗的任务艰巨。应提升卫生服务体系的可及性、公平性和反应性;加大卫生健康基础设施投入;考虑建立应对重大疫情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储备;发展健康产业,抓住数字卫生和数字健康领域的机遇;加强各国卫生健康的微观治理。

  在基础设施赤字方面,需要加强硬件与软件基础设施的韧性,更好地支撑区域内经济活动和供应链稳定。有计划地建设更多能够抵御灾害和气候变化的基础设施,加大数字基础设施投入。加强跨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支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营造更公平、公正、非歧视的市场环境,落实好包括去年底签署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在内的自由贸易协定,进一步利用好电子商务与自动化等新兴技术和业态。

  在绿色赤字方面,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亚洲国家的二氧化碳排放快速上升,许多国家面临着严重的环境和气候风险,以及适应和缓解气候变化压力的挑战。中、日、韩等亚洲国家领导人在2020年做出碳中和的目标承诺,受到国际社会广泛赞誉。在产业转型、技术进步和融资改革等方面,政府需要拿出切实可行的行动路线图。政府应激励社会不同部门朝着绿色发展方向前进,把激励架构分解到地方政府层面并加以落实。创造更多绿色就业岗位。制定更有雄心的国家自主减排贡献目标。进一步加强气候领域的技术研究与创新。

  在数字赤字方面,亚洲经济体间的数字不平等切实存在,顶尖的数字技术企业在地理上高度集中,如何缩小亚洲各经济体之间的数字鸿沟,是目前亚洲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抓住疫情机遇促进数字经济加速发展。数字技术的应用仍有很大提升空间;推动社会管理和城市建设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促进数字经济主体公平竞争。

  报告调查还发现,半数企业管理者对于全球经济恢复前景持中立态度,但60%的管理者对亚洲经济表示乐观。大多数企业家认为,迅速采取疫苗接种行动并逐步放松封锁措施、缓解贸易摩擦、稳定全球价值链和技术创新是全球经济复苏的主要动力。

  报告提出,企业也需要更有意识地行动,及时向可持续发展需要的新经济领域转型。把创新研发作为企业发展第一生产力,推动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和低碳技术创新应用;把握好卫生健康、绿色产业商机,吸引ESG投资;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物理风险和资金风险,朝着绿色的全球价值链迈进;加强员工传染病防治、数字技能和绿色生活方式培训,建立更为灵活的现场办公与远程办公安排,创造更多的灵活用工机会。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