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国开行预计今年新增助学贷款140亿

新浪财经

  8月22日消息,近日新浪财经从国家开发银行获悉,随着暑期过半,助学贷款业务也进入了高峰期。截至目前,2014年已签订借款合同121.8万笔,合同金额共计71.1亿元。国开行预计,今年将新增发放助学贷款140亿元,较去年增长12%。届时累计支持学生将超过1000万人次。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成主力

  据悉,自2007年我国开展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试点工作以来,以国家开发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积极推动。目前,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已经连续三年全国占比超过80%,成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获得助学贷款的主要途径。

  国开行提供的数据显示,2013年,助学贷款新增发放了125.2亿元,其中生源地助学贷款117 亿元,占全国助学贷款新增发放金额的83.6%。而试点以来累计发放额已经达到544.7亿元,支持学生994.9万人次;其中生源地助学贷款443.3亿元,支持537.4万人,覆盖了25个省,1931个区县、2732所高校。

  湖北省是最早开设试点的地区。2007年,国开行湖北分行作为五家试点之一,已经摸索出一套自己的经验,尽力完善系统、简化流程,实现“应贷尽贷”,并主动将助学贷款向武陵山区、秦巴山区、大别山三大片特困区倾斜。

  据国开行湖北分行助学贷款负责人介绍,湖北分行建立了从教育厅到资助中心到高校的紧密合作机制,分行通过“校地”联动、“省县”联动等方式,在湖北省初步建立了由分行和省资助中心主导,高校和县区资助中心联动,充分发动街道办、村委会、基层中小学的逾期催收体系。

  贷后管理是难题

  在湖北,生源地助学贷款在恩施土家族自治州这样的贫困人口较多的地区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这片地处鄂西南边陲的土地上,少数民族人口占比达52.6%,全州8县市均被国务院定位扶贫开发工作重点。而位于恩施的高校湖北民族学院,3.2万在校生中有1.6万人是贫困生。

  催收难、逾期率高一直是助学贷款面临的困难,由此也是一些商业银行机构不愿意参与的原因。

  据恩施市学生资助中心负责人对新浪财经介绍,目前大学生生源地助学贷款逾期率还是很高。一是通讯录变化大,部分家长及学生本人无法联系;二是家庭确因自然灾害等多种原因造成特别困难无还款能力。

  对此,恩施州教育局负责人表示,目前恩施采取了四种措施,来缓解逾期率高的问题。首先是在大学生中开展诚信教育,特别是在最后一次贷款的时候;第二是建立逾期还款者档案,采取各种方法催收;第三是发挥政府督办职能;第四是争取高校协同催收。

  “今年一月份,我们的逾期率为13.78%,通过几个月的努力,现在累计本息回收率达97.89%,逾期率降到了2%左右。”上述负责人表示。

  多层次商业化助学贷款渐起

  目前,由国家开发银行提供的生源地助学贷款具有一定的政策性,学生仅需要支付央行规定的利率,并且在贷款的前四年享受财政贴息,在毕业之后开始付息,毕业两年后开始等额还本付息,最长允许在开始付息后十年内付清。

  另一方面,一些商业银行也在与高校合作提供助学贷款。但是由于对利润更为看重,商业银行对低收益、高坏账的助学贷款业务并不感冒,从贷款额度和后续催收管理力度来说都投入不够。

  在政策性助学贷款之外,商业化助学贷款也在逐步兴起。由于生源地和高校助学贷款这两种助学贷款只针对符合条件的家庭经济困难的普通高校中的全日普通本专科生(含高职生)和研究生,一些教育培训机构的学生开始通过网贷平台获得完成学业的资金。

  宜信这个中国最大的互联网金融公司在成立之初就是与教育培训机构合作,实现对学生放贷并迅速扩张。现在越来越多的网贷机构开辟了针对学生的借贷服务,而公益性质的针对失学学生的众筹项目也并不少见,一个多层次、商业化的助学信贷体系正在民间自发形成。

  一家专注教育培训P2P贷款的网贷平台——商贷宝的CEO姜伟斌对新浪财经表示,目前教育培训领域的P2P借贷空间较大。对于逾期率较高的情况,需要采取良好的风控措施,包括判断学校资质、与学校紧密合作加强诚信教育,以及保障毕业生就业率,因为学生实现就业后偿还意愿会加强。

  分析指出,对于助学贷款体系,应该实现政策性和商业化并进。政策性助学贷款针对贫困学生的高等教育基本需求,实现“不让一个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因贫困而失学”的愿景。而发展商业化贷款作为补充,满足需职业教育、继续教育以及贫困线之上“夹心层”群体的贷款需求。(新浪财经 孙洁琳 发自北京)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