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危机频发遭银监会点名 华融信托闭关玩“失联”

付珊珊投资时报

  资产规模较大,业务模式又比较激进,华融信托频频被曝出兑付危机,面对市场质疑,其采取的态度是闭关不出

  自从马航飞机消失无影踪之后,“失联”这个词频频进入人们视线。航空界飞机“失联”,娱乐圈某男吸毒被抓也“失联”,现在就连金融界的信托公司,也大玩“失联”。

  8月初,银监会在一次内部会议中,对11家信托公司进行了通报,其中有3家信托公司存在短期时点上出现风险资产高于净资产的现象,华融信托赫然在列。

  华融信托前身为新疆国际信托,后经重组,于2008年成立,2013年年末资产管理规模达到900多亿元,2013年新增信托资产规模645.18亿元。但进入2014年,华融信托频频被曝出兑付危机,引起业内以及投资者的关注。然而,面对市场舆论纷纷,华融信托始终坚持“闭门”状态,将“失联”进行到底。

  由于资产规模较大,业务模式又比较激进,华融信托在《投资时报》评出的“信托风险等级榜”上得到风险最高的五星评级。

  业务模式激进

  华融信托被银监会点名的原因是,存在短期时点上风险资产高于净资产的现象。

  格上理财研究员曹庆展告诉《投资时报》记者,《信托公司净资本管理办法》要求净资本要大于风险资本,净资本等于净资产扣除一定的风险扣除项。风险资本是指信托公司按照一定标准计算并配置给某项业务用于应对潜在风险的资本。而风险资产指的是各家信托公司根据银监会要求自主上报的可能出现风险的资产,其中多为矿产能源类项目。

  对于引发此种现象的原因,曹庆展分析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因为公司总体信托资产规模较大,另一方面则是一定时期内业务模式激进。”

  公开资料显示,华融信托2008年下半年获批将注册资本金从3.50亿元增至15.18亿元,华融资产管理公司持股比例97.5%。

  重组之后成立的华融信托业务发展较快,扩张冲动很强,风格激进。

  据了解,华融信托于2013年新增信托资产规模645.18亿元,管理存续信托资产规模达970.5亿元。该公司的项目中,自主管理的项目占多数,在2013年的新增信托项目中,主动管理型137个,规模为455.88亿元,被动管理型37个,规模为189.3亿元。业内认为,自主管理比例过高的结构特点,对于新成立不久的华融信托来说,风险也相应加码。

  风险事件频发

  2014年上半年,华融信托的营业收入为6.77亿元,比上年同期的8.61亿元下降了21%,其中信托业务净收入5.6亿元,同比下降27%;实现净利润3.5亿元,同比下降20%。不仅业绩惨淡,上半年开始,华融信托也进入多事之秋,被曝出多个项目出现兑付风险。

  首先是受宜华集团刘绍喜“失联”事件的影响,华融信托项目中涉及宜华地产的集合信托有三款,资金规模达2.9亿元。宜华事件被曝出后,华融信托官网上关于这三款产品的信息未有更新,公司也未出面给出任何答复。

  今年5月份一款产品因正菱集团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也陷入兑付漩涡。5月28日,广西柳州公安局发布公告称,发现柳州正菱集团有限公司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犯罪,涉案资金高达百亿,而华融信托为其提供资金支持。该款信托项目名为“华融柳州正菱集团信托贷款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共有两期,规模共计2.7亿元。该事件被曝出后,正菱集团和华融信托均处于“失联”状态。

  此外,《投资时报》记者还注意到华融信托的另一款产品,名为“华融金牡丹融丰系列宏盛聚德特定资产收益权集合资金信托计划”。该款产品涉资3.19亿元,融资方为山西宏盛能源。2012年宏盛集团曾被曝出有安全生产事故瞒报的情况,后又有传言其金融杠杆断裂。《投资时报》记者致电宏盛集团,却无人接听。而华融信托方面更是保持一贯的“失联”状态。

  据悉,华融信托在房地产和矿产类产品的发行量上配比较高,这也是其风险系数较高的原因之一。

  据Wind数据统计,今年以来,华融信托成立了32只产品,资金规模高达97亿元,其中房地产仍然占重要地位,资金规模为6亿元。

  过去几年,华融信托在矿石能源信托上的投入也不小。去年在集中兑付了超过60亿元的矿石能源信托后,今年仍然是兑付高峰期。据统计,这些成立于2012年和2013年的产品,在今年兑付的数量多达10款。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华融信托背后的控股方,华融资产在上半年的业绩与旗下华融信托大相径庭。据公开资料,2014年上半年,华融资产实现集团拨备前利润118.04亿元,完成全年计划的52.46%,经营业绩保持四大资产公司领先地位。

  曹庆展表示,强大的股东背景会让投资者更加放心,在项目发生风险时,信托公司依托于母公司强大的不良资产处理能力,可以降低风险的影响。

  俗话说“背靠大树好乘凉”,但自身的风控及管理能力也同样重要。当面临的风险过大时,即使背靠大树,也未必好乘凉。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