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浙江保险业喊冤:自律行为却触反垄断底线

张云经济观察网

  9月2日,国家发改委通告对浙江20多家财险以及行业协会开出1.1亿元巨额罚单,剑指行业在保险费率方面的自律条约。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此次处罚却引发了保险业以及学界的大讨论——一个时常面临亏损的行业,对上游渠道商进行手续费限制是否可以进行反垄断豁免?如果不自律,行业无序竞争造成亏损对投保人又是否有利?费率市场化改革尚未开展,就说保险业垄断是否合适?

  舆论风尖浪口,始作俑者浙江省保险行业协会(下称“浙江保协”)9月3日发表公告,表示去年就废除了之前的自律公约并对车险行业进行了整改。作为行业存在多年的现象,江苏、山东、上海等地也在去年不再提费率自律公约。而经济观察报获悉,一场专门针对车险费率的改革试验正在衔枚疾进,有望通过市场化的手段解决困扰车险发展的一系列问题。

  最严罚单公告背后

  23家企业,1.1亿元罚款,浙江保协顶格处罚50万,这是保险业出现的一张最严厉罚单。

  “这个事情已经有段时间了,现在又曝出或许是为了反驳反垄断内外有别。”一位浙江财险公司负责人告诉经济观察报。虽然惩罚之初险企希望保密,但是国家发改委还是详细公布了各家“罪状”。

  发改委调查发现,浙江保协先后多次组织行业公司召开会议,对新车折扣系数,对手续费进行约定,违反了《反垄断法》。其中,在2009年7月22日,浙江保协组织约定新车费率调整系数不得低于0.95;对上年有赔款的9座以下客车按车辆购置价区别适用费率调整系数,购置价在50万-100万的,费率调整系数不得低于0.9;购置价在100万及以上的,费率调整系数不得低于1。

  2009年5月8日,浙江保协讨论并约定2008年车险市场份额超过4%的公司商业车险代理手续费不超过15%,市场份额低于4%的公司不超过16%,并据此形成《<浙江省机动车辆保险行业自律公约>补充约定》印发给各财产保险公司;同时规定对违约公司处以每单2万-4万元罚款,从自律公约履约保证金中扣除。

  2010年5月5日,浙江保协又组织商定对部分公司的手续费进行调整,分六档执行不同标准:第一档为人保财险单位和太保、平安,手续费为7%;第二档为国寿财险、中华联合,手续费为8%;第三档为阳光财险,手续费为9%;第四档为大地、天安、大众、华泰等10家保险公司,手续费为10%;第五档为安诚、安信、长安保险,手续费为11%;第六档为天平、中银、渤海和民安保险,手续费为12%。

  国家发改委认为,浙江保协上述行为违反了《反垄断法》第十六条“行业协会不得组织本行业的经营者从事本章禁止的垄断行为”的规定,涉案财产保险公司违反了《反垄断法》第十三条禁止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固定或者变更商品价格”的规定,由此开出了保险业最严罚单。

  有意思的是,在这一过程中,浙江财险市场老大人保财险,由总公司在启动调查后第一时间与反垄断部门联系,提供了关键证据并积极整改,获得全免;国寿财险浙江分公司第二家自认,对达成垄断协议的关键会议提供了完整描述,被减轻90%的责任,处罚112.7万元平安财险第三家承认,提供了数百页全面详实的证据减轻45%,罚款1599.4万元。23家企业中,处罚最多的为太保财险浙江分公司,达2070万元。

  不过,行业自律条约曾作为保险业防止恶性竞争,维护市场秩序的名义存在多年。此次垄断专门对此而来,虽然处罚已经过去了9个多月,并且近两年工商总局也对保险业进行过反垄断处罚,但是发改委处罚消息爆出后还是引起了强烈关注。一位保险研究人士对经济观察报表示,看表象更要看实质,这些企业是不是获得了垄断的暴利?是不是行业不自律亏损了就是保护消费者利益?

  公开数据显示,2013年45家产险公司车险业务总体出现承保亏损,全行业仅有人保、平安和太保实现盈利,老三家之外车险业务承保亏损63.5亿元。

  亦有保险公司稽查部门人士认为,罚老三家是必要的,所谓行业自律公约,就是老三家为了自身利益主导的,行业协会也是老三家的人。

  数据显示,今年1-7月,浙江财险市场规模保费收入275.8亿元,人保财险占比35.17%,太保财险占比14.07%,平安财险占比12.64%。而地方保险行业协会的相关负责人都是大公司的总经理或者党委书记担任。“大公司对行业自律条款有很大影响力,也是主导者,出现这样的结果实在让人难以置信。”一位浙江财险企业人士对处罚愤愤不平。

  自律与垄断之争

  事实上,这并不是保险业第一次遭遇反垄断处罚。自2008年,素有“经济宪法”之称的《反垄断法》正式实施,保险业就频繁与垄断行为牵扯不清。包括重庆、新疆、湖南等多地曾被工商总局进行反垄断处罚,但是力度从没像这一次这么大。

  综合来看财险业的发展历史就会发现,财险业绝大多数时间处于整体承保亏损状态。在1999年到2009年的11年期间,仅2000年、2003年和2005年三年出现少量承保盈利。

  2008年,保监会印发通知要求进一步规范财产保险市场秩序,市场逐步好转,但到2012年,又进入亏损的下行通道,62家财险公司中37家承保亏损,2013年亏损面进一步扩大。

  正是面临偿付能力和亏损的双重压力,为规范市场秩序,近年来一些地区的保险行业协会才组织财险公司签署自律公约,统一手续费率并限制折扣率。这原本是为行业健康发展考虑,但是却触碰了反垄断法律的底线。

  有财险公司负责人表示,浙江是每年遭受自然灾害较多的省份,赔付成本很高,很多企业虽然规模很大,但是一直亏损。保险公司不是福利机构,自身要实现盈利。而在车险行业,消费者主要是认价格,如果低到一定程度,影响企业盈利,影响偿付能力,如果全行业陷入亏损,对于整个行业、对消费者都不是好事。但是也要反思如果一个地区都是亏损的,就要转变公司的经营策略。

  也有人士指出,如果说约定新车折扣有垄断嫌疑,约定手续费绝对是针对上游车企的暴利进行的自救,并不会影响下游的消费者,这一块在国际市场也有先例。在保险费率尚未市场化之前,美国和欧盟都通过立法给予了保险业一定的豁免,我国的反垄断执法能不能也考虑保险业的特殊情况呢?

  而国家发改委则认为,达成并实施上述横向垄断协议的直接动机是为了降低并减少竞争,促进整个行业做大做强。但是,在自由公平竞争的市场上,服务质量差、管理水平低的经营者,少赢利、不赢利甚至亏损,都是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达成、实施横向垄断协议,最终必然妨害各公司提升竞争力,阻碍财产保险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并非都是坏消息

  喊冤的同时,行业更多的是反思。“过去习以为常的事今天行不通了,对协会和社会来说,也是种进步。”

  9月3日,浙江保协发公告称已经在去年废除了之前的自律公约并对车险行业进行了整改,并聘请了法律界人士审查协会工作的合法性。未来协会将主要在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权益上下功夫。

  浙江省如此高额处罚,给保险行业自律限定了边界。据了解,包括浙江、江苏、上海、山东都已经取消了针对费率和手续费的自律公约。

  上海保险行业协会人士表示,上海企业的保险费率都是自主向保监会依法报备,他们目前主要是针对服务水准进行行业自律。

  而取消了保险费率自律公约,行业是不是就一定会乱?浙江财险有关人士表示,自去年开始,行业不再提行业费率自律公约,但是放开后行业也没有陷入非理性的价格战,因为总公司都对效益和绩效有考核,不计成本提高手续费必然会出现得不偿失的局面。

  山东车险市场目前最低打7折,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保险企业虽然面临展业成本、人工成本、赔付成本高企的问题,但是主要还是要提高自身运营能力,降低其他渠道的费用,让利消费者。

  此次反垄断调查对行业的影响也许并非全是坏消息,记者获悉备受关注的车险费率市场化改革目前正加速推进。目前初步试点地区确定为山东、黑龙江、陕西、广西、重庆、宁波六个地区,按照规划监管层希望在今年10月份进行试点,明年全面铺开。

  保险费率市场化以后,车险价格将根据不同车型的“零配比”计算,加大自由定价权,这有望解决当前行业面临的承保亏损以及赔付争议等问题。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