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链家地产推P2P理财 房地产行业扩张向金融

财经网

  去年11月底,链家地产低调推出一款名为“家多宝”的P2P理财产品,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3月31日,4个月时间筹措资金已经突破13亿元。这是链家地产扩张触角伸向金融领域的第一步,但或许不是最后一步。

  家多宝,是的,不是全国销量领先的红罐凉茶,而是链家地产新推出市场的一款P2P理财产品。

  这是链家地产扩张触角伸向金融领域的第一步,但或许不是最后一步。去年11月底,链家地产低调推出一款名为“家多宝”的P2P理财产品,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3月31日,4个月时间筹措资金已经突破13亿元,年化收益率达8%。

  向普通购房者进行借贷的P2P理财产品,家多宝不是首例,去年,搜易贷就曾推出买房首付贷款理财产品。与之不同的是,家多宝贷款对象仅针对与在链家地产买卖房屋交易中急需资金的客户。

  据介绍,家多宝借贷资金主要发生在三种情况,一是赎楼,业主卖房遇到银行按揭贷款未还清情况,链家地产出资将银行贷款还清赎楼。二是尾款垫资,买房客户已经向银行申请贷款,但因审批流程等问题不能及时拿到贷款,而与业主签约到期需付款,链家地产向其垫资;三是过桥贷款,业主买房同时需卖房集资,但买卖时间可能并不合拍,业主可以把房子向链家地产抵押给借款。

  “上述三项业务此前已经在线下做了三年多时间,借贷资金近120亿元”,链家地产副总裁、CFO魏勇表示,此前线下垫资为保持业务顺畅,避免买卖过程中因违约导致的交易失败,“现在打造P2P平台是将线下业务引入到线上,扩大筹资规模,这并不是有意识向互联网金融发展,是为了让链家地产整体业务进行得更为顺畅”。

  由于业务量的增加,链家地产将线下业务线上化,推出理财产品家多宝。据了解,家多宝今年计划筹资目标位100亿元,其中社会资金占2/3,其余为链家地产自有资金注入。家多宝营收计划今年将占链家地产整体营收的10%。

  在整体房地产行业“增收不增利”的情况下,转型创新成了一致口号,P2P行业规模迅猛增长,房地产行业也借势“互联网+”之风。网贷之家数据显示,3月网贷行业整体成交量达492.60亿元,创历史新高,环比2月上升了46.98%,是去年同期的3.51倍。P2P网贷行业历史累计成交量已突破5000亿元,预计2015年P2P网贷行业全年成交量将突破6000亿元。

  然而,随着卷款潜逃的案例逐渐增多,整体P2P平台的在投资者眼中的可信度有所下降。网贷之家数据显示,2015年3月P2P正常运营平台1728家,爆发问题平台达56家,远超去年同期水平。

  2014年佳兆业因违约风险导致深圳等多地房源被封锁,搜易贷作为合作方P2P平台曾发出通知,将对与其合作的相关“首付贷”产品进行兜底。此举可能为提高投资者对于房地产P2P产品信心增加了砝码。

  谈到房地产行业P2P产品可能面临的风险,魏勇将其详细分为四类,第一是整体房地产市场风险,可能导致借贷客户抵押物贬值;第二是项目流动性风险;第三是客户信用风险;第四是员工道德风险和操作风险。

  他表示,整体房地产市场风险发生的概率并不高,家多宝最长为半年的较短期限可以将流动性风险节奏安排匹配好,链家地产通过前期积累的客户调查和后期风控手续可以防范客户信用风险,员工道德和操作风险可以在内部控制。

  另外,链家理财官网上有关“安全保障”的资料显示,资金托管于由首信易支付(易智付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中融信担保公司对家多宝产品进行担保,链家地产存放1000万保证金于工商银行用来来防控风险。

  “中融信担保公司未来可能增资阔补引进战略投资人,做到平台和担保人区别”,魏勇表示。除此之外,链家地产金融事业部高级总监王志伟称,借款需求发生在买卖房屋环节,在交易过程中链家地产非常清楚且把控着各个环节。

  小范围风险可控,而对于大范围风险的爆发隐患,就曝露出行业监管可能存在的问题。报道称,银监会普惠金融部召开闭门会议,拿出较完整的P2P监管文件,如注册资本须在3000万元以上;平台高管必须有银行或者相关金融从业经验。此外,条文拟对P2P提出杠杆限制要求,并参考目前担保10倍的杠杆限制。

  魏勇表示,更希望监管通过行业协会和同盟机构鉴定行业标准,进行行业自律。目前阶段希望政府多看少动,如果真要出台监管条例或措施,应通过所谓竞优的过程,而不是“劣币驱逐良币”。

  2015年3月31日,国务院今天正式发布了《存款保险条例》,有分析认为,因其释放出银行可能倒闭信号,将促进投资者尝试分散投资,将利好于P2P行业。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