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抱团取暖共寻出路 中小险企高管共议生存大计

黄蕾上海证券报

  昨日,一条标题为“中小寿险公司的希望在哪里?”的新闻出现在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创办的微信公众号。这则对近日全国中小寿险公司联席会成立大会的概述性报道,背后所透露出的信号却强烈而有力:作为国内保险业的一个重要分支,中小保险公司群体的参与主体及整体影响力渐增,同时也面临不小的挑战。

  多位与会的寿险公司掌门人向记者坦言,冀望通过联席会这一平台,能够达到抱团取暖、共寻出路的目的。其实监管部门设立这一平台的目的,也正是关注到了中小寿险公司发展中所遇到的困难,借此听取他们相应的意见和建议,集思广益,以找到相应的解决思路和办法,为监管部门决策提供参考。

  殊途同归,由中小保险公司抱团设立的“民间组织”近来亦十分活跃。记者从市场上了解到,由二十多家新兴保险公司自发组建的“红杉树俱乐部”近日成立。据了解,该俱乐部会不定期组织险企高管“亲密接触”,共同探寻中小险企差异化发展、特色化经营的道路。

  与多位中小险企高管交谈下来发现,中小险企在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困难和压力都是不同的。 因此,有中小险企高管就在联席大会上向监管建言,建议实行差异化的政策来扶植中小寿险公司,可以对公司不同发展阶段做一个整体性思考或研究,在每个阶段有针对性地出台支持政策。

  不过,打铁还需自身硬,中小保险公司发展的问题最终还是要依靠企业自己的努力。有中小保险公司高管就直言,“中小险企的生存当然面临很大的压力,这在各行各业都是一样的,但这些都只能靠自己,很难说要什么政策就可以解决。”

  我们也看到,的确有一些中小险企近年来摸索出了差异化之路,但由于更多的中小险企只是简单比价和渠道竞争,他们的创新便备受争议。比如,不少中小寿险公司走的不是传统险企“负债驱动资产”这条老路,而是“资产驱动负债”的新路,这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是不务正业、有悖常规。

  尽管外界对一些中小险企不走寻常路的质疑声不断,但在最终“成绩单”未见分晓之前,其实很难预判这种新模式,成败究竟几何?国际相关经验可鉴, 美国、英国等海外寿险市场的产品盈利模式也正从传统的三差模式向三差与财富管理费的混合模式转变。事实上,这种转换的过程,也是保险业从单纯的产品供应商思路向渠道服务思路的重大转变。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