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万亿债转股激活一池春水

深圳新闻网-深圳商报

  外媒昨日援引不愿具名知情人士表示,正式的债转股实施方案最快或于4月份正式推出。而近日更有说法称,首批债转股规模为1万亿元,预计在三年甚至更短时间内,化解1万亿元左右规模的银行潜在不良资产。如何看待债转股推出的影响?对此,业内人士表示,允许企业不良贷款转股对银行和企业都是利好,其中周期龙头股和不良资产管理公司最为受益。

  债转股试点意义重大

  近期,关于债转股将出炉的消息不绝于耳。日前有媒体报道称债转股试点有望很快启动,首批规模预计1万亿,国开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招商银行等银行入选第一批债转股试点。

  根据报道,债转股试点对象为“聚焦为有潜在价值、出现暂时困难的企业,以国企为主”,这类企业在银行账面上多反映为关注类贷款甚至正常类贷款,而非不良贷款。

  值得一提的是,熔盛重工(现已更名为华荣能源)已先行一步,拟向债权人发行股票抵债。该公司此前公告称,拟向债权人发行最多171亿股股票。债转股完成后,中国银行在总股本中的持股占比将高达14%,将成为熔盛重工最大的股东。

  此外,民生银行年报披露显示,该行持有长航油运、长航凤凰、二重集团、中国秦发及微商银行五家上市公司股权。截至2015年末,这些“可供出售资产”有赚有亏,股份来源均为“抵债”。

  前海开源基金执行总经理杨德龙对记者称,“债转股出台的意义堪比去年财政部推出的地方债置换计划,该政策或将促进大盘实现千点大反弹。此举意在帮助银行抑制正在上升的不良资产率。对银行和企业都是利好,一方面降低了银行不良贷款率,改善银行资产状况,另一方面减轻了高负债企业的财务压力,避免了破产风险。”

  一家大型银行人士对记者坦言,目前银行不良贷款上升较多,如果可以债转股,相信不少银行都有动力去实施。“毕竟企业破产了,贷款大部分也无法收回。”他表示,“不过选择哪些企业进行债转股需要考量。”

  债转股的两种模式

  从各国不良资产处理的经验来看,债转股可以分为两类:一是银行主导型债转股,国家允许银行持有一定数量的非金融企业股权,银行对企业的不良贷款直接转换为银行对企业的股权。采用该方式的国家较少,主要有波兰、捷克等国家;二是政府主导型债转股,商业银行将不良贷款剥离至政府设立的处置机构(如AMC)中,再由处置机构决定是否转换为股权,美国、韩国、日本以及我国均采取过此类模式。

  为了承接四大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1999年我国成立了长城、信达、华融、东方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分别对应收购、管理农行、建行、工行和中行的不良资产。然后由四大资产管理公司跟债务公司签订债转股协议,资产管理公司成为股东。

  政策实施后,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实现了脱困。1997年亏损的6599户国有大中型企业,已通过多种形式减少4799户,这些企业有的实现了扭亏为盈,有的通过关闭破产退出了市场,有的被兼并或进行了改制。

  在知名经济学家宋清辉看来,此次债转股采取银行主导型的方式可能性较大,可以减少AMC公司参与的交易环节,降低不良贷款率,提高拨备覆盖率,最大限度地缓解银行的核销压力。

  海通证券认为,此轮债转股或有所突破,采用银行主导进行的概率较高。在具体形式上,海通证券认为或采用债转股试点与投贷联动试点配合。银行或将成立新的资产管理公司(AMC),设立股权投资基金,撬动社会资本,直接承接银行债务。

  哪些板块将受益?

  机构普遍预计目前债转股有实施意义的行业集中在钢铁、水泥、电解铝、船舶制造、多晶硅、煤化工等产能过剩行业。债转股如果推出,哪些板块将受益呢?

  对此,华泰证券金融业分析师罗毅表示,转股过程中银行确认大额损失的可能性较小,但转股后拨备计提减少将有利于银行净利润的提升。总体看,债转股对银行业中长期是利好,对行业净利润正向影响约年均4%。

  在受益方向上,国泰君安策略分析师乔永远重点推荐优质周期龙头与AMC两条主线。第一,不良债转股中,周期性行业的龙头公司盈利恢复能力强、股权流动性更好,有望更受银行或AMC青睐,或将率先推进。从目前看主要集中在资源加工类行业,如石油化工、钢铁煤炭、有色金属等。第二,不良债转股兴起将使AMC行业再次迎来新一轮景气周期,个股有浙江东方、海德股份。

  海通证券指出,具有一定经营能力、但经营效率受历史债务负担影响较大的企业,或是此轮市场化债转股的受益对象。

  招商证券金融组认为,近年来,银行估值的一大核心压力来自于资本市场对于银行资产负债表缺乏信心。债转股直接入手化解银行的潜在不良,直接解决资本市场最担心的风险隐忧,债转股解决了银行估值的最大压力,利好银行估值。

  不过也有外资机构看空银行股。大和证券表示,债转股对中国银行业的资本消耗大,将维持银行H股负面评级。

  值得一提的是,与A股银行股昨日集体上涨不同的是,昨日H股的中资银行股几乎全线下跌,其中交通银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等跌幅均超过2%。

  (陈燕青)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