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从上半年金融数据看“钱”去哪儿了

钱江晚报

  社会融资规模创新高、M2增速放缓、M1增速上升……上半年金融数据反映出资金流向的哪些变化?又折射出实体经济运行的哪些状况?对此,记者采访了业内人士。

  市场流动性较为充裕

  为实体经济提供支撑

  数据显示,今年6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49.05万亿元,同比增长11.8%。

  浙商银行经济分析师杨跃表示,M2增速在今年1月份达到14%的高点后呈下降趋势,反映出中央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决心,不会单纯依赖货币政策追求经济增速。

  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表示,尽管M2增速不是很高,但实际上增量已经不小了。“目前我国M2余额已接近150万亿元,超过GDP的一倍,在全世界都是较高水平。6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达到101万亿元,这也可以看出,M2增速适度,市场流动性充裕。”

  与货币供应量相反,社会融资规模从金融机构资产方和金融市场发行方进行统计,反映的是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资金。数据显示,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9.75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多9618亿元。

  在流动性整体保持充裕的情况下,融资结构进一步优化。上半年非金融企业境内债券和股票合计融资2.34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多1万亿元,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的24%,比去年同期高8.8个百分点。

  “今年上半年,人民银行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灵活适度,适时预调微调,为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盛松成表示。

  资金流向优化

  供给侧改革有效推进

  大量的资金流向哪里了?是否流向了实体经济?投向结构有哪些变化?

  “上半年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7.48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多增8949亿元。”盛松成表示,“从社会融资规模的结构变化情况来看,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有效推进。”

  产能过剩行业贷款增长持续下降。截至6月末,产能过剩行业的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下降0.5%,已连续四个月负增长。其中,钢铁行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下降6.7%。

  房地产贷款的结构变化反映了去库存的趋势。6月末,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0.1%,增速比去年同期下降13.5个百分点,反映房地产潜在供给下降。与此同时,个人购房贷款余额同比增长30.9%,增速比去年同期上升13.1个百分点,反映了购房需求在回升。

  “房地产开发贷款和个人购房贷款的一升一降,表明房地产去库存化进一步加速。”盛松成说。

  在小微企业贷款方面,6月末小微企业同比增长15.5%,增速比大型和中型企业贷款分别高4.6个和8.2个百分点。

  6月末,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3.5%,增速比上年末高4.3个百分点;服务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2.4%,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贷款增长17.7%。

  “从这些贷款结构可以看出,上半年的信贷资金在支持重点领域以及培育新的发展动能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盛松成表示。

  一个值得注意的趋势是,今年6月末,M1、M2同比增速分别为24.6%和11.8%,两者的增速差出现扩大趋势。“这反映了企业持币待投资倾向。”盛松成说,一般情况下M1增加是经济向好的表现,但从去年10月开始,M2和M1剪刀差不断扩大,是历史上很少有的例外。“这反映了经济下行压力大,企业投资收益低,投资意愿下降,将闲置资金存为活期存款。”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