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现金在货币体系的重要性料提升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金融研究院研究员 胡月晓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移动支付的发展和普及,并没有使现金消亡。随着信息技术进步而发展的电子货币,并没有使无现金社会呈上升趋势。对一直有刷卡、开支票等非现金使用习惯的美国社会而言,近几年货币环境变化,令专业人士不解的其中一个现象是——流通中的现金货币增加;不仅现金货币增加,而且是大额货币使用的增加。数据显示,与2008年相比,2018年的100美元现钞使用量增加了一倍有余,百元钞票发行量首次超过1元面值钞票。

  现金社会趋势未改

  对美国社会而言,重返现金社会的趋势是非常明显的。危机后十年,美国广义货币中现金占比增加了1个百分点,由2008年的10.8%上升到了2018年的11.8%,为半个多世纪来的最高点。美国货币构成中,流通中货币(现金)上世纪50年代初为略低于11%,后来现金占比逐年下降,下降步伐大约为每十年降低1%,即上世纪50年代末为10%,60年代末为9%,70年代末约为8%,80年代则保持稳定,90年代后现金在货币体系中的占比开始加速上行,并在2000年前后达到最高点12.9%,但占比11.8%以上的时间很短,仅维持了19个月(1999年6月-2000年12月),随后现金在广义货币体系中的占比又逐渐下降。

  对近期美国社会和货币体系的“现金化”,特别是大额现金化,市场上有一种猜想认为是非法交易的增加,如洗钱、逃避监管的现金交易等,但这种猜想并没有相关的证据支撑,逻辑上也无说服力。现金社会的发展和经济周期、技术进步间,看来关系都不大;从日本货币政策操作的变动看,现金投放减少也没有扭转现金社会的平稳发展趋势。因此,现金社会的发展,应该和货币环境有关,尤其是在负利率时代、流动性陷阱下,现金是人们保有货币的合理选择。金融危机后,全球主要央行都实行了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利率水平下降,现金的流动性需求重要性上升,因而广义货币构成中现金占比提升。

  移动支付潮流的蓬勃发展,并没有改变现金社会的上行趋势,或者并没有扭转广义货币中现金构成的变化趋势。当前现金社会发展的态势之所以突出,正在于此。就移动支付发展而言,中国发展全球首屈一指。表面上看,中国移动支付的发展,降低了广义货币中流通货币(现金)的构成比例,但从更长远视角看,中国广义货币中现金占比的下降趋势,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就一直存在。中国现金占比的下降曲线是凹形的(即向原点凸出),这意味着随时间推移,中国现金占比的下降速度是减少的,即使在第三方支付飞跃式发展的2013-2017年,中国现金在货币体系中的份额下降趋势也是趋向平缓的。就交易习惯而言,中国的移动支付对现金的替代,很难说就要比欧美市场上现金支票和卡片支付的相对规模大。相反,西方社会更少使用现金的习惯,非现金交易的传统更长、更成熟。从货币流通的角度,使用移动支付后,现金流通速度下降,流通货币沉淀增多,反而会在总量上增加对流通货币的需求总量。

  可见,交易习惯的改变和货币体系中现金占比的变化直接相关。而交易习惯的养成和发展,又和金融服务的供给即金融进步直接相关。在2000年之前的很长时间内,中国货币体系中现金的构成都要远超西方社会。按现有的统计数据看,1985年中国广义货币M2中现金占比为19%,而同期的美国为7.8%。实际上,上世纪80年代,中国M2中流通货币的比重一直在20%上下浮动,直到90年代中后期后才进入下降通道。这说明,正是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金融改革带来的金融快速发展,才带来了中国社会现金使用的下降。对比中外广义货币中流通货币的占比变化,显然中国近几年金融服务的发展非常迅速。就移动支付的发展而言,中国发展虽然迅速,但却没有减少货币的现金化程度。对非现金社会发展有直接推动作用的,还是金融体系的完善和金融服务的进步。

  现金社会不会消亡

  金融服务供给的增加,尤其是金融结算市场范围和深度上的完善,是决定交易习惯和现金社会进展的主要因素。金融结算服务的本质,是以记账货币代替实物货币;另外,伴随金融进步而来的金融服务广度和深度扩展,如金融的信用创造、风险管理等功能的完善,也减少了非金融部门的流通货币使用。

  但是,金融发展和金融深化带来的金融全面进步,并不会带来现金社会的消亡。现金不会消失,主要是流通货币投放在央行货币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所决定的。首先,流通货币是一个国家货币主权的象征,是记账货币的“底层资产”,放弃货币主权的纯电子货币是难以为现代社会所接受的,也不利于货币管理。其次,在现代信用货币体系下,流通货币投放是央行最为主要的货币投放形式,因而也是货币管理的主要工具。

  坊间将央行界定为“印钞者”,正是基于流通货币在货币投放中的传统主体地位。虽然2008年后,全球主要央行货币投放形式中,流通货币的地位都让位于记账货币,流通货币在央行总资产中的占比和基础货币中的占比下降,但2014年后均开始了企稳回升态势。

  中国的货币扩张在2008年前就已开始,因此流通货币在央行资产和基础货币中的下降时间要更早,也经历了速降后走稳缓升的过程,大致由高点的33%、40%下降到2008年后的低点18%和22%,并缓慢回升到最新的20%和23%。可见,货币政策正常化时期,流通货币都是央行最为主要的货币投放形式。央行都是“印钞者”,记账货币形式的货币投放,不利于央行的主动性管理,信息技术、记账技术的发展,以及支付手段的进步,并没有改变央行的“印钞者”地位和定位。

  对于中国的货币体系而言,伴随着未来存准率(RRR)的下行,流通货币占比的上行也是一种不变趋势,现金在货币体系中的重要性也将进一步提高。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