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化是企业竞争力重要体现

陈春花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书名:《组织文化与领导力》

  作者:【美】埃德加·沙因 彼得·沙因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陈春花

  文化是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而创造的对环境的适应方式。看一个地方的竞争力,最后看的其实就是文化。对企业而言,文化同样是其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企业之间的差距,最后往往体现为文化、价值观的差距。企业文化实际上反映了企业自身的生存方式。

  重逢

  第一次接触沙因这本书是在1994年,那时我主讲“企业文化”,这是我转型管理教学与研究领域时的第一门主讲课程,我还清楚记得是向一位台湾老师借来的版本。阅读此书时,我完全被其内容和逻辑所吸引。这本书给了我理解组织文化与领导力的独特视角,同时也引发了我从事组织与文化研究的兴趣。

  如今再次阅读《组织文化与领导力》第五版,一方面感叹这本经典著作与时俱进的速度,另一方面也同样感叹企业发展环境的快速变化。

  今天的环境有高素质人才、巨大的市场、合理的选择、有创意的领导人、资金充沛……可是结果却不能令人满意。我曾经从组织战略角度和行为学角度研究和探讨,但都无法找到问题的实质。我开始意识到这些问题至少有一部分是对文化缺乏认识所造成的。除了产品、战略以及内部运营管理之外,我们还需要在企业文化上构建能力。没有价值观的推动以及文化认同,企业无法走得更远,登得更高。

  管理经典著作的最大价值在于通过洞察管理实践提升管理效率。《组织文化与领导力》便是埃德加·沙因教授在实战管理咨询中提炼出来的经典之作。“组织文化”一词被业界公认是由他“发明”。他也因率先提出“文化本质”概念、在企业文化研究领域有颇多建树而被誉为“组织文化之父”。

  本书在界定组织文化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文化三层次模型这一主体性架构,从文化假设层面讨论了组织文化的基本维度,明晰了领导力在文化建设、植入和发展中的作用,论述了领导者如何管理文化变革及其新角色。

  除了延续旧版的精彩外,新版本开始将文化思想应用于思考多元文化世界的宏观图景,比如新加坡经济发展局的案例、国家或全球职业等宏观文化背景下的合作问题、跨越国家层面的文化鸿沟等,还重点关注如何将社交经验嵌入各种层面的文化环境中,并为领导决策引入了社会“关系层级”这个重要参考元素。

  向善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企业文化起源于日本。20世纪80年代,特伦斯·迪尔、艾伦·肯尼迪和威廉·大内等学者开始使用组织文化这一别样视角来审视日本企业的集体崛起。在他们看来,日本企业跟欧美企业最大的不同便是组织文化的差别。

  英国前首相温斯顿·丘吉尔说:“人们塑造组织,而组织成型后就换成组织塑造我们了。”日本企业文化的精髓就在于让整个组织的价值观和经营宗旨能够落实到成员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当它们能够不断被落实,不断赋予成员应对变化的能力时,企业其实就找到了跟人和环境的一致性。

  企业文化并不专属于那些行业标杆企业,而是存在于任何企业中,只是有强有弱、有优有劣、有隐有显。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理顺组织内部价值差异,提高组织运作效率,增强组织承诺和团队士气。企业通过企业文化,可以提升整体形象和品牌信仰,通过对内整合达到对外部竞争环境的适应,继而提高核心竞争力,实现经营业绩的持续增长,做到基业长青。

  优秀的企业领导者往往能让弱势文化变强大,零散文化变系统,优秀文化变卓越。因此,企业文化管理成为企业管理者需要掌握和理解的必备知识。

  从更高层面的文化——人类文明来看,在过去半个世纪里,科技企业的进取精神是人类文明快速进步的核心动力,而在未来相当长时间里,科技企业的向善文化和自省精神,将成为人类文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向善正在成为全球科技企业乃至整个现代商业文明的大势所趋。从全球范围看,越来越多重量级的科技企业发出类似声音。这是因为在数字时代,人们的生活模式已经完全被颠覆,企业不仅仅承担提供产品或服务功能。事实上,我们的社会和生活都是建构在科技公司所提供的基础架构之上。比如,QQ、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已深刻改变了人类社会的沟通方式,并对文化产生了引导作用。万物互联,人类社会在方方面面是高度融合的,企业不能只是“在商言商”,而必须告诉自己,你就是这个社会中一个具有关键性影响的单元,要正视自己对国家、社会、行业等方面的影响与责任。只有回到这个逻辑,企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才能创造更大的价值。

  梁启超曾说:“这个社会尊重那些为它尽到责任的人。”从这个角度讲,企业向善的文化和责任感与其商业机遇成正比。正如沙因在书中所言:作为一个概念,文化可以引导我们对社会行为模式进行观察。由此我们可知,文化也可以引导社会行为模式。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