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展望2017:宏观经济政策与黑色系商品走势分析

高敏高敏观察

  作者:高敏 来源:高敏观察

  会议实录: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

  刚才进门的时候看到周秘书长,他告诉我,今年报名的人很多,比去年热闹,看来市场行情的确不错。

  今年的大宗商品市场是波澜壮阔的一年。特别是黑色系商品,在去产能的推动下,成功触底反弹,实现“疯狂的大逆转”,比如说动力煤,7月底开始进入暴涨模式,虽然发改委连续采取政策施压,但是难以抵挡价格上涨,一直到最近,到上个月的时候,才开始趋稳回落。

  黑色系的超级牛市又回来了吗?在未来的一年还会这么暴涨吗?会向所有品种蔓延吗?

  这三个问题大家也都在思考,我今天重点从宏观政策的角度,来谈谈我的认识,2017年我对黑色系产品的总体判断是:

  1、全球性需求收缩不可逆转,暴涨难以持续。

  2、局部性供需失衡会出现,钢铁可能是最大赢家。

  我的第一个观点是,全球大宗商品供需仍处于再平衡阶段,普遍暴涨难以持续。2000年以后的大宗市场实际上就是中国的独角戏,在全球2000-2015年工业增长值中,中国占比最大,而庞大的投资推动经济模式对黑色商品需求迅速膨胀,带动了全球加产能。比如说澳大利亚,为了满足蓬勃发展的中国需求,10年煤炭产量增加了10倍。但是2012年后,中国产业结构发生根本性逆转,第二产业占比迅速下降,第三产业占比加速上升,对能源的需求仍在快速减少,以煤炭消费总量为例,2005年时,工业增加值每增长1%就会带动煤炭消费总量增长1.16%,到10年后的2015年,每增长1%仅能带动煤炭消费总量增长0.24%,而这种增速还在继续下降,中国对能源需求的动力在减弱,包括钢铁等商品的消费。现在,全球过去几年为了满足中国需求加的产能正在和不断收缩的需求处于“再平衡状态”,短期不可能迅速收缩,所以这种状态至少还要持续几年,商品暴涨不可持续。

展望2017:宏观经济政策与黑色系商品走势分析

展望2017:宏观经济政策与黑色系商品走势分析

  此外,国际上也没有其他与中国同等规模进入快速发展期的工业化国家,找不到像中国这样的替代者。2015年全球GDP总量是77.3万亿美元,规模最大的前20个国家占了77.2%,前5个国家占到了62.8%。GDP是个增量的概念,是指一个国家每年新创造的财富,那么这20个国家中,处于前工业化和工业化阶段的只有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墨西哥、印尼这几个国家,增速最快的除了中国之外,只有印度和印尼两个国家,但这两个国家经济规模仅相当于中国的24.5%,且其产业结构和基础设施建设速度决定了其短期不可能对大宗商品产生巨量的需求。

78787878787878787878787878787878.png

  印度近几年的确在GDP增速已经超越了中国,可是印度的基数太低,按照IMF的计算,到2020年,他占世界GDP比重也就3.7%,也仅仅相当于我们2000年左右的水平,而且印度是一个民主国家,即使莫迪再努力,受限于体制,其基础设施建设的速度不会那么快。

展望2017:宏观经济政策与黑色系商品走势分析

  那么从发达国家来看,美国体量最大,新总统川普表示上任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再工业化,吸引制造业企业回国,但是美国更是一个民主国家,基础设施要拆迁吧?对不起,先打10年官司再说,再工业化倒是在降税的推动下可能实现,但产业转移并非纸上谈兵,也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没有5-10年也难以见效。所以2017年,美国的需求也不会爆发式增长。而其他越南等发展较快的国家,体量太小,带不动全球大宗商品庞大的产能。

  所以,短期来看,至少在2017年,不会出现新的迅速增长的规模化需求,也就是说,依旧处于工业化发展时期的中国仍然将左右全球大宗商品的走势,要看中国的供需情况和政策。

  我的第二个观点是,政策推动下的局部性失衡可能会再次出现。2016年黑色系暴涨的主要原因是去产能,我认为这种情况2017年出现的可能性依旧很大。

  我们先来看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情况,在2015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说到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时的表述是:

  另一方面也面临着很多困难和挑战,特别是结构性产能过剩比较严重。

  所以2016年出台的去产能政策力度非常之大,更为关键的是,由于这次和地方政府签订了责任书,完不成追究主要负责人责任,掉乌纱帽,所以执行的非常严格,确实将产能降了下来,“用力过猛”直接导致了价格暴涨。

  而今年中央政治局提到了经济面临的四个主要问题是:产能过剩和需求结构升级矛盾突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金融风险有所积聚,部分地区困难增多等。

  在政府的政策制定时,往往是问题导向,为了解决这四个问题,必然会出台一系列的措施,我们来看看第一句表述:产能过剩和需求结构升级矛盾突出。

  去年明确点出了“结构性产能”,主要就是指煤炭、钢铁,今年说的是产能过剩和需求结构,更多是泛指,因为至少煤炭等产能过剩通过限产的方式已经基本得到控制,从表述语气来看,似乎力度弱了,但其实象征着“去产能”的方式可能发生重大变化。

  我认为2017年的去产能政策在战略重点将发生重大变化。

  还是以煤炭举例,实际上,去年的去产能是“假去产能”,是一视同仁的用276生产日限制各个煤矿的生产量,并不管你是优质产能还是落后产能,产能去了嘛?没有,还在那里,只是限制开采量而已,这种方式“治标不治本”,不但扭曲了市场机制,也不符合中央的初衷,这些落后的小煤矿,还是安全事故频发、环保排放超标,存在很多问题。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前几天中央政治局研讨2017年中国经济,其中提出:2017年“三去一退一补”要有实质性进展,但是按照目前政府公布的进展,都已经提前完成任务,已经有了实质性进展,为何中央还要这么提?我觉得这是中央说的实质性进展正是推动真正的去产能,真正完全关闭落后的矿井等,所以2017年,政策导向可能会从“假去产能”向“真去产能”转变。

  如果2017年推进淘汰落后产能出台一些力度非常大的政策的话,比如一次性强制关闭一些煤矿,而且确实执行到位,可能会与当前执行的276/300/300的工作日在供给上发生错位,再次造成短期供需失衡,但我认为,动力煤应该也不会出现暴涨的情况,因为经历了今年的涨价和政策控制的经验,政府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应对方法,建立了276-330波动价格弹性空间,另外市场也有了预期,特别是物流业重新开始恢复,所以煤炭波动幅度估计不会太大。

  值得注意的是钢铁,2017年出现供需失衡的可能性很大。我们注意到,近期出现了持续时间极长、覆盖面积极大、污染浓度极高的全国性空气污染天气,在一些地区,比如说成都,甚至引发了社会事件,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我想说的是,空气污染的政治性可能会继续提高,本届领导人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在当前全国空气污染引起的社会矛盾越来越大的前提下,可能会进一步加强对京津冀地区污染工业管控。钢铁的主要产区在河北,近几年每逢重大活动或者重污染天气时候,政府总会采取关停工厂的政策,但在执行过程中,落实难度很大。明年就是十九大,我倒是觉得政府很有可能痛下决心,在人事布局和政策布局上出现变化,推进更加严厉的政策。煤炭虽然已经有了价格的管控应急机制,钢铁目前还没有,如果骤然限制住钢铁的生产,将导致钢铁市场供需出现失衡,投资者要高度重视政策的变化。

  最后我说一下政府价格引导的判断:2017年黑色系价格引导管理力度会加强。

  现在中国经济存在的一个显著问题就是:成本高,利润率低,资本脱实入虚加剧。去年的去产能政策虽然挽救了资源能源企业,主要是国有企业,但反而增大了风险,增加了全社会经济运行成本,所以我们看到2016年工业增加值回升的主要动力是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工业增加值还在不断下滑。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7年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那么要解决高成本问题,降低风险,对于决策层来说,其政策目的是:大宗商品价格必须维持稳定!同时还要保证产能过剩产业不能回到过去。这意味着理想的状态是:

  1、要加强消除过剩产能,同时确保供需基本平衡。

  2、要确保过剩产能不出现全行业瘫痪,如2015年,最理想的状态的大部分企业可以盈利,盈利水平与全社会盈利水平相似。

  3、价格不能上涨,保持在盈利线即可,确保不出现大规模的通货膨胀。确保实体经济的竞争力。

  前几天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明确提到:供给侧改革这个思路是对的,做法经受住了实践检验,这意味着在防风险、提实体的前提条件下,政策的干涉会继续保持。近几年,政府看得见的手在一些有突出问题的产业领域的作用不断加强,比如煤炭、钢铁,由于其对国民经济影响巨大,传导能力强,且涉及国家安全,政府会加强管理;其价格机制正从“市场主导”正逐步过渡到“政策主导”,这和前几年的情况截然不同,在目前新常态下的转型期,政府对经济管理的思路在转变,特别是当前全社会经济运行高成本情况下,对于价格引导的力度会加强。所以新时期我们要更加关注政策变化,判断政策的趋势,及可能对市场产生什么影响。

  当然,在当前情况下,政府一般不会直接干涉价格,更多会像去产能一样,控制供给来引导价格。今年很多人批评发改委扭曲了价格,我倒是不认为,我认为这是纠正了价格。首先,发改委并没有却干扰价格,就像我刚才说的一样,价格还是市场决定,发改委只是控制了供给和需求,这是一种价格管理,而非价格管制。而且,传统经济学理论认为价格管制会导致排队增加,扭曲资源配置,反过来影响政府控制通货膨胀的效果,但这其实有一个大前提,即商品是供不应求的,就像当时我们粮食稀缺时候需要用粮票,当时就是生产不出来足够的粮食,所以会排队,但从90年代以后,我们就已经进入供过于求的市场经济,很多时候是资金在助推资产价格,而非真正的市场需求暴涨,需要加强引导,回过头来看,去年的去产能政策是非常有效的,世界上哪个国家都难以办到,像我们这么快的恢复了一个行业的生机,前所未有。产油国谈来谈去那么多年,才刚刚达成协议,要从2017年1月开始限产。

  所以我认为产能过剩产业的价格是需要引导的,因为这些行业往往高度金融化,而市场是不理性的,对于能源价格,参与者总是觉得应该再高一点,很多时候是出于自身利益出发,并没有考虑社会利益,近几年大宗商品金融化非常明显,更多是金融资本在后面推动希望更高,以期货控制现货,以现货引导期货从中获利。我前段时间写了篇文章叫《监管者的新思路:以期货价格引导现货价格》(点击查看原文),过去几天也得到了了证实,证监会刘士余主席在大连商品交易所讲话明确提出:

  证监会系统对期货监管总体上比较弱,配置的资源不够。期货市场开放度需要提升,开放秩序需要进一步拿捏。今年以来煤钢焦波动剧烈,监管机构和会员单位成功防范了市场危机,维护了市场运行。要坚持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提升市场运行质量和防范风险的能力,积极稳妥扩大对外开放,统筹好期货市场改革发展稳定工作。

  所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到的“稳中求进”,就是要控制风险,确保稳定,市场不能大起大落,明年对于期货市场的监管肯定要加强,现货市场的价格也要力争稳定。

  时间有限,我就说这么多,谢谢大家!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