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10年来期货新品首现“荒年” 明年有望迎来上市“小年”

于德良证券日报

  今天是2016年的最后一天,期货市场在沉闷与喧嚣、纠结与发展中度过了不平凡的一年。

  目前,我国上市期货期权品种52个,其中商品期货46个、金融期货5个、金融期权1个,覆盖了农产品、金属、能源、化工等国民经济主要产业领域。然而,遗憾的是今年在期货新品上市上却留下了“空白”。

  《证券日报》记者统计发现,自2006年白糖、豆油、棕榈、PTA期货上市算起,每年都有新的期货品种上市,10年间共上市了40多个期货品种。而2016年受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因素的影响,拟推出的期货品种搁浅,导致期货新品上市首现“荒年”。

  2017年,中国期货市场新品种上市将步入正轨。目前,乙二醇期货、白糖期权、豆粕期权已获证监会批复,棉纱、生猪、尿素期货等正在积极准备挂牌上市,更多的期货品种已纳入“储备库”。

  今年期货新品上市“留白”

  1990年郑州粮食批发市场正式引入期货交易机制,为我国开启了期货市场之门。经过26年的发展,我国期货市场走过了一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无序到有序、从萧条到繁荣的发展之路。仅从上市的期货品种看,我国期货期权品种已达52个,其中商品期货46个、金融期货5个、金融期权1个。

  追溯期货品种上市历程,1991年、1992年原深圳有色金属交易所、上海金属交易所开始推出铜交易,当时,两个交易所做的都是中远期合约交易,直到1993年3月份上海金属交易所推出电解铜期货标准合约,铜才开始了真正的期货交易。而1992年,铝期货在上海金属交易所上市交易,因此,铝期货可算作第一个在我国期货市场上市的期货品种。

  《证券日报》记者梳理期货品种上市时间发现,从1992年至2004年,共有10个期货品种上市。包括1992年的铝,1993年的铜、天然橡胶,2000年的豆粕,2002年的黄大豆1号,2003年的优质强筋小麦,2004年的棉花、燃料油、玉米、黄大豆2号。

  2006年起,期货品种上市进入爆发期。10年间,共有40多个品种在四大期货交易所上市,2013年有9个期货品种上市,成为名副其实的“丰收年”,紧随其后2014年,则有6个品种上市。具体看来,包括2006年的白糖、豆油、棕榈油、PTA,2007年的锌、菜籽油、LLDPE,2008年的黄金,2009年的螺纹钢、线材、早籼稻、PVC,2010年的沪深300股指,2011年的铅、焦炭、甲醇,2012年的普通小麦、白银、玻璃、油菜籽,2013年的焦煤、5年期国债、动力煤、石油沥青、铁矿石、鸡蛋、粳稻、纤维板、胶合板,2014年的聚丙烯、热轧卷板、晚籼稻、硅铁、锰硅、玉米淀粉,2015年的10年期国债、锡、镍、上证50股指、中证500股指。

  多个商品期货期权梯次排队

  2017年,中国期货市场新品种上市将步入正轨,有望迎来一个“小丰年”。

  2016年10月16日,中国证监会批复大商所乙二醇期货的立项申请,有望成为打响明年期货新品上市的“头炮”。大商所正在研究推出生猪期货,生猪期货预计将成为交割最为简单的品种。郑商所将推动棉纱等期货品种早日上市。除上述品种外,各交易所的储备品种还包括天然气、尿素、水泥、花生油、航运等期货品种,此外,牛肉、苹果、红枣、咖啡以及一些涉农、涉贫困区域型小品种等也在研究中。原油期货上市工作也在稳步推进。

  期权上市将是2017年期货市场的“重头戏”。上交所于2015年2月份推出50ETF期权,50ETF期权近两年的运行情况良好、交易势头上升、交易行为呈多元化,每天成交的合约张数稳步增长,多的时候达100多万张,少的时候大概在50万张左右。

  备受期待的白糖、豆粕期权已正式获批。2016年12月16日,郑商所、大商所分别就白糖、豆粕期权合约及相关规则公开征求意见。在当日的证监会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张晓军在表示,下一步,证监会将督促两家交易所做好准备工作,确保新产品平稳推出、顺利运行。相关准备工作预计需要3个月左右,具体挂牌时间将另行公布。

  商品期权方面,上期所也不甘落后。2013年上期所开始做黄金、铜期权仿真交易时,铜期货和伦敦及国际市场的关联度非常高,上期所负责人表示,通过不懈的努力,铜期权万事俱备,只等监管部门批准。白糖、豆粕期权获批是我国期货市场发展的一个新的里程碑,标志着我国期货市场将步入期权时代。

  业内人士表示,在2016年中断新品种上市一年后,2017年新品种上市将回归常态化。新期货品种的推出,将丰富和完善期货市场的避险工具,满足投资者抵御市场风险、资产配置多样化的需求,提高期货市场的流动性,增强金融机构服务投资者和实体经济的能力。

  乙二醇期货、白糖期权、豆粕期权已获证监会批复;棉纱、生猪、尿素期货等正在积极准备挂牌上市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