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煤超疯”再现令电煤市场深陷冰火两重天

CTA基金网

  三伏天已至,煤价在神华、中煤上调7月煤价及限制进口煤等因素影响下,进入“高温”模式:当前动力煤市场价已突破600元政策警戒线。“煤超疯”再现令电煤市场深陷冰火两重天。“市场需求太大,现在煤炭企业加班加点生产都满足不了市场需求,煤炭企业今年赚了很多钱。”国家电投一位负责人表示,“对于电力企业来讲影响则非常大,尽管国家上调了部分电价,但从目前趋势看,还看不出好转,下半年形势非常严峻。”

  受访人士指出,目前正处迎峰度夏期间,预计动力煤市场价格短期可能迎新高。随着煤价攀高,后期调控政策有望加码,未来随着主产区原煤产量大幅释放,旺季过后煤价或难有继续上行空间。

  动力煤价短期或迎新高

  中国煤炭资源网数据显示,CCI5500指数12日报624.0元/吨,较前一期价格上涨6.0元/吨,较上周同期价格上涨16.0元/吨。CCI5000指数报558.0元/吨,较前一期价格上涨1.0元/吨,较上周同期价格上涨14.0元/吨。

  “这几天市场报价较高,有的企业报5500大卡煤硫0.8平仓价640元,5000大卡平仓价570元。”秦港一位贸易商表示。一位煤炭贸易商表示,“市场仍在延续比较强的上涨势头。”目前山西煤货比较缺。

  易煤研究院专业人士表示,目前正处迎峰度夏期间,动力煤市场需求有望保持增长,近日水电出力减少也有利于电厂增加电煤需求;不过长协煤市场价格平稳、电厂存煤水平偏高等因素可能制约动力煤市场活跃程度,有关部门也将采取措施保障夏季电煤供应,预计动力煤市场价格短期可能会迎来新高,但增幅有限。

  煤市调控政策有望出台

  煤价飙涨引起监管层高度关注。发改委6月30日发布通知,为确保2017年迎峰度夏形势平稳,煤炭方面应加快推进煤炭优质产能释放,保障重点时段重点地区电煤稳定供应。尽量减少生产煤矿退出,杜绝多关快关影响供应。

  7月12日,发改委经济运行调节局召集华能、大唐、华电、国电、国电投、国投、华润、浙能、粤电等九大发电集团燃料管理部门负责人开会,听取近期发电情况重点是火电、水电同比和环比变化情况,电煤收、耗、存同比和环比变化情况,及供应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找焦网首席分析师李廷指出,一边为了保障煤炭供应,相关部门强势要求优质产能煤矿抓紧核增产能,要求大型煤企发挥表率作用,要求重点地区落实增产保供责任;另一边,相关部门通过各种手段限制进口煤。7月1日起禁止二类口岸经营煤炭进口业务的消息不胫而走,福建、广东、广西等地部分沿海电厂进口煤采购将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当前,迎峰度夏用电高峰近在眼前,加码限制进口煤的做法将使夏季煤炭市场再增变数。

  李廷认为,如果7月国内主产区原煤产量能够出现较大幅度增长,以便充分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同时,迎峰度夏期间国内电煤需求不出现超预期增长,二类口岸限制煤炭进口将不会对国内煤炭市场产生明显影响,只是部分电厂短期内燃料成本会有所提高。这种情况下,国内动力煤价格短期上涨空间将不会太大。如果各大发电集团普遍反映长协量占采购总量的比重未达相关部门要求的75%,甚至更低,电厂反映的问题越严重,后期调控政策出台的力度将越大。

  卓创资讯分析师崔玉娥表示,动力煤报价持续上涨,但有价无市现象较严重,部分贸易商看涨情绪依然强烈,捂货惜售的情况也较多,而实际市场煤的成交量较少。国家相关部门正多举措稳定煤炭价格,保障煤炭供应,未来煤炭价格难有继续上行空间。

  中银国际分析师唐倩指出,不断攀高的煤价将引发政府出台更多政策释放产能,这种释放是比较不可逆的,一旦旺季过后或者小周期结束,需求回落,供需差可能向相反方向发展,可能会加重中期利空。

  煤电企业冰火两重天

  煤价飞涨,煤企盈利能力大幅改善,火电企业则肩负着“成本之痛”。从已披露2017年上半年业绩预告的煤炭上市公司来看,煤炭板块整体向好。*ST郑煤(行情600121,诊股)预计公司2017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4亿元左右。公司上年同期亏损1.92亿元。露天煤业(行情002128,诊股)预计上半年业绩为盈利9.75-10.7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0%-210%。陕西煤业(行情601225,诊股)预计上半年经营业绩同比增长2054%-2174%。

  电力企业方面,东方能源(行情000958,诊股)、赣能股份(行情000899,诊股)表示,因煤炭等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使营业成本大幅提高,净利大幅下滑。

  申万宏源(行情000166,诊股)(港股00218)证券指出,年初以来煤价保持高位致火电盈利承压。5月电煤价格指数较上年同期高59%,煤价高企是火电公司业绩大幅下降的主因。预计2017年半年报业绩负增长且幅度超过-50%的公司有7家。不过,近期煤价虽略有反复但政府调控意志下全年供给偏宽松格局不变,发改委发文7月起取消电价中部分政府性基金及附加,预计将给火电标杆价带来1-2分上浮空间。(中国证券报刘丽靓)

  煤炭产能置换指标略有升温 探索合理定价机制

“煤超疯”再现令电煤市场深陷冰火两重天

  近来,煤炭产能置换指标交易价格略有升温。有观点认为,这是通过市场化方式得出的价格,符合市场规律;也有人认为,指标交易价格被炒作,将给购买指标的企业增加更多成本。专家表示,应该鼓励跨地区交易,但要避免人为干预价格,作好制度设计,建立合理的供求调节产能回报机制——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煤炭产能置换指标交易略有升温。河北省通过网络公开竞价方式,完成932万吨煤炭产能置换指标交易。宁夏发展改革委搭建了产能指标交易平台,旨在帮助贺兰山自然保护区煤矿关闭退出。

  国家发展改革委在近日印发的《关于做好2017年迎峰度夏期间煤电油气运保障工作的通知》中也提出,要按照减量置换原则,抓紧对部分符合条件的优质产能煤矿重新核定生产能力。

  有关专家表示,产能置换指标交易,既能帮助落后产能获得退出所需资金,也能优化煤炭供应结构,是去产能中引入市场化机制的有益探索。当前,关键要完善产能置换指标交易的定价机制,使交易价格处于较为合理水平。

  为去产能募集更多资金

  早在去年10月份,国家发展改革委就印发了《关于做好煤炭产能置换指标交易服务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从2016年起,3年内原则上停止审批新建煤矿项目、新增产能的技术改造项目和产能核增项目;确需新建煤矿的,一律实行减量置换。在建煤矿项目应按一定比例完成淘汰落后产能和化解过剩产能任务。

  此次河北省完成近千万吨煤炭产能置换指标交易,是煤炭产能实行减量置换的一次市场化探索,也是在去产能过程中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有益实践。

  煤科总院煤炭战略规划研究院战略研究所所长任世华表示,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也是我国的基础能源,煤炭的稳定、可靠供应是我国能源安全的基本要求,也是化解煤炭过剩产能的底线。当前,煤炭产业面临化解过剩产能的压力,也肩负着保供应的重任,产能置换指标交易是帮助煤炭产业同时解决去产能和保供应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去产能主要是化解落后产能,通过产能置换指标交易,落后产能获得安置员工、转产转型等所需资金,可以尽快退出;新建产能,特别是未批先建产能基本属于优质产能,可获得生产指标,向市场供应煤炭,从总体上优化煤炭供应结构。”任世华说。

  在工银国际原材料行业总分析师赵东晨看来,通过产能置换指标交易,可以为成本相对较高的落后产能退出提供适当补偿。

  “目前,我国煤炭去产能面临着债务处置和冗员安置两大难题。从中短期看,解决债务与冗员问题的关键在于资金。”赵东晨说,按照相关政策,列入化解过剩产能实施方案且按计划关闭退出的煤矿可以获得一定的中央奖补资金。但依照退出产能的实际情况,该项奖补资金的发放标准范围颇大,高的超过200元/吨,低的不足50元/吨。对于奖补标准较低的煤矿,可以通过放弃奖补资金的方式获得所退出产能全额参与指标竞价交易的资格,从而获得更多的补偿,这对帮助企业剥离债务和安置冗员是有利的。

  赵东晨还表示,通过指标交易配置产能,也可以推动产能分布从高成本区域和企业向低成本区域和企业转移,对高成本煤矿形成一定的挤出效应。

  交易价格尚在合理区间

  从河北省已经达成的煤炭产能置换指标交易看,产能置换指标的交易价格已突破180元/吨。不过,一位不愿具名的煤炭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目前新建矿井必须采用产能置换的方式,因此落后产能和“僵尸企业”反而成了市场的“香饽饽”,个别地方的产能置换指标交易平台虽然尚未正式开通,但交易价格已经爆炒至200元/吨以上。

  针对这一现象,市场上有观点认为,这是通过市场化的方式得出的价格,符合市场规律。另一种声音则认为,在产能退出已经获得中央财政补贴的情况下,指标交易价格被炒作,将给购买指标的企业增加更多成本。

  “总的来看,目前指标交易价格基本处于合理水平,尚不存在价格过高的问题。”赵东晨分析说,以河北省煤炭产能置换指标交易网络竞价为例,932万吨产能置换指标的交易均价为181.01元/吨。从买方的角度来看,指标全部为河北省外企业竞得。由于现行政策鼓励产能置换指标跨省交易,如果关闭退出煤矿与建设煤矿位于不同省区的,签订协议交易的产能置换指标按相关文件规定折算后产能的130%计算。也就是说,对于省外买家来说,实际吨煤年产能付出的平均成本只有139元左右。

  赵东晨分析认为,从卖方角度看,按照现行规定,如果领取中央财政奖补,可以将所退出产能按照0.3的系数折算成指标参与竞价交易;如果不领取中央奖补,可以将所退出产能全部作为指标参与竞价交易。因此,均衡的指标价格应为吨煤奖补金额除以0.7。据测算,河北煤炭企业的合理指标成交价格大致在157元/吨至200元/吨之间,实际的交易均价为181元/吨,也处于上述区间之内。

  “从更长远的角度看,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是应该坚持的方向。”任世华说,不仅煤炭产能置换需要市场化,煤炭与其他能源竞争也需要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因此,应该进一步落实“放管服”的要求,改变直接干预的调控方式,依法依规对现有直接干涉能源技术和规模的行政审批事项,实行全面梳理,制订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统一的污染物排放收费标准,以排放标准控制能源消费量,依此调控和优化能源消费结构,重塑公平的能源竞争环境。

  探索合理定价机制

  尽管目前的指标交易价格尚处于合理区间,不过,仍然有不少人担心,从目前的市场需求看,煤炭产能置换指标交易价格未来仍然有继续冲高的可能。

  “交易价格越高,新进入者的门槛越高,新进入者也会更谨慎,这可以避免过度投资。”任世华说,影响交易价格的关键因素是煤炭总需求与煤炭产能总指标的匹配程度。产能总指标低于煤炭总需求的要求,产能置换指标成为绝对稀缺资源,交易价格会被极大抬高,进而增加全社会用能成本;产能总指标高于煤炭总需求的要求过多,产能置换指标交易价格会很低,甚至无人问津,起不到促进产能置换的作用。

  “保证成交价格处于合理水平,有助于去产能的稳步推进。”赵东晨说,目前,我国存在大量低成本的灰色产能,这些产能通过支付指标竞价成本即可合规生产。如果指标成本过低,可能导致这部分产能过快进入市场,加剧产能过剩。对于产能退出方而言,如果指标成交价格过低,将会减弱其参与竞价交易的积极性,从而更多选择领取中央财政奖补。这既会增加财政负担,也不利于通过市场机制确定产能指标的合理价值。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相关交易平台的不断完善,未来煤炭产能置换指标交易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这也将对产能置换指标交易价格走势产生影响。

  赵东晨建议,应该鼓励跨省跨区交易,避免地方政府出于保护地方产业或其他动机过度干预交易,扭曲交易价格;加强对于产能指标兑现,即购入指标方扩充产能实际情况的持续跟踪监管;在省级交易的基础上探索全国范围内交易的可行性,探索更加合理的产能置换指标定价机制。

  任世华表示,煤炭是我国的基础能源,鉴于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波动性还比较大,煤炭产量控制除了应与新能源、可再生能源供应能力增长同步外,还必须留有相当的供求调节产能。随着煤炭产能置换指标交易的不断扩大,煤炭总产能将与煤炭总需求趋于平衡,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没有义务也没有积极性承担供求调节产能。因此,必须提前作好制度设计,需要建立合理的供求调节产能回报机制,保障供求调节产能处于合理规模。(经济日报 林火灿)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