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共享汽车何时破局:运营成本高 目前未有实现盈利

杨利伟中国青年报

  “共享汽车解决的是10公里到100公里的出行需求。传统的汽车租赁是按天租、按月租的方式,它主要解决100公里以上的出行需求。而共享单车解决的是3到5公里范围内的用车,网约车20公里以内成本是最低的,我们在三亚,平均约40公里一个订单。”田松说,相比而言,打车、出租车等都比较贵,共享汽车是最便宜的。

  田松认为,中国目前还没有共享汽车实现盈利,很大的原因在于共享汽车的运营成本比较大。“第一是场地资源费用,第二是车辆费用,第三是线下运营费用。现在最大的问题是管理运营成本太高,很难盈利。还有停车位问题,现在各个城市停车太紧张了,在海南,政府划拨路边的专用车位给我们,这样就降低了停车成本,也能保证我们的车位是专用的,停车是免费的。”

  “如果你在停车场垫付了十块八块,可以把费用拍照上传到App上,审核后就把钱退给你。这个现在只占10%左右,我们60%多的停车场是免费的,有的场地是政府划拨出来给我们专用的。我们在二三线城市就有这点好处,北京的话车位太紧张了。”

  的确,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停车是个难题。之前,有用户反映,在北京一停车场使用某品牌共享汽车,需要先垫付该汽车在停车场的费用300多元,此后将收据上传至共享汽车App,再报销。记者致电EVCARD客服,客服称,在公司专用停车网点取车和还车,不收取任何停车费用。但是部分网点,尤其是处于比较繁华和车源紧张地段的网点,取还车可能要收取服务费,这个服务费实质上相当于停车费,不会退还给客户,客户可以选择付费或者到其他网点取还车。

  尽管如此,田松还是比较看好共享汽车的前景,他认为,可以从五个方面强化共享汽车。“第一要做到车、桩、位一体化,比如取车的时候车在充电,换车的时候把充电插头再插上去,逐渐实现无人调度的场景。第二,电动车的品质要提升,逐步更加智能化,这需要一个发展周期。第三,就是线上运营,每一家现在都在摸索,需要通过线上运营把效率调动起来,把车辆的补给问题解决掉。因为现在车辆续航需要大量的调度,怎么能够通过系统的智能化,包括电商的匹配度,提高运行效率,需要摸索出一套经验。第四,要提升对于共享汽车的认知度。现在的共享汽车还是档次不够,续航、舒适性不够,后续车辆品质上来了,再逐步培养大家的出行习惯。第五,需要政府的一些政策支持。包括一些牌照资源、场地资源,还有一些宣传引导,这些都落地还需要一个过程。”

  虽然共享汽车概念不断被热炒,但倒闭的公司也不在少数。早在2014年,成立不足一年的共享汽车平台CoCar就倒闭了。同年12月,宝驾租车对外宣布大幅减员300人。2017年,又有多家共享汽车初创公司“阵亡”。其中影响力较大的平台有友友用车、EZZY。2017年3月,友友用车宣布停运,在此之前,该平台曾完成两轮融资,累计融资额过亿元,租客数量达到30万,日均产生数百个订单。

  “我们失败最根本的原因是成本管理没有做好。”EZZY创始人付强曾对媒体表示。环球车享旗下共享汽车品牌EVCARD已经与三大保险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所有车辆有11项全额运营保险,让用户安心畅行。同时每个订单都有可选择的1~3元不计免赔险,小擦小碰无需用户承担。为了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和安全出行引导,EVCARD的App会提醒用户文明出行,安全驾驶。

上一页123下一页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