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可降解塑料迎政策东风 概念股集体爆发

证券时报

  近日,可降解塑料概念市场表现亮眼。周三,有十几只可降解塑料概念股集体涨停;周四,丹化科技、茶花股份等继续涨停。

  可降解塑料是一类使用后在自然环境条件下,能降解成对环境无害物质的塑料,也被称为可环境降解塑料。目前主流可降解塑料主要原材料为PLA(聚乳酸)和PBAT(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LA技术壁垒高,PBAT现有产能不多。

  塑料制品难以被自然界分解,自然降解一般长达百年以上,残留的塑料垃圾不仅占用了宝贵的土地资源,而且对土壤、水体乃至生物链产生了极大的危害,可降解塑料是目前主流的解决手段。

  政策力挺可降解塑料

  近日,国家发改委环资司相关人士透露,正在研究制定《“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的行动方案》。民航局本周还印发实施《民航行业塑料污染治理工作计划(2021-2025年)》,根据实施计划及内容,自2022年起,禁止在年旅客吞吐量200万(含)人次以上机场相关区域及国内客运航班内提供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2023年起推广至全国机场及国际客运航班。

  其实,早在2020年1月,国家发改委就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意见》明确在2020年、2022年和2025年分步实现不可降解塑料袋、一次性塑料餐具、宾馆酒店一次性塑料用品和快递塑料包装等的限制使用。

  与第一版限塑令相比,升级版限塑令实施范围更广,除了涉及商超、药店、书店等零售场所,也涉及餐饮外卖、宾馆酒店、邮政快递网点等更多领域,并对各领域塑料替代品进行了详细规划,使升级版限塑令具有更强的可执行性。这是继2008年限塑令以来,国家再一次加大力度整治塑料污染问题,市场称之为最严“禁塑令”。

  2020年7月,国家发改委等9部门还共同发布《关于扎实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督促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地级以上城市等结合本地实际,重点围绕2020年底阶段性目标,分析评估各领域重点难点问题,研究提出可操作、有实效的具体推进措施,确保如期完成目标任务。截至最新,全国各省市基本都已颁布了地方版的“限塑令”。

  除了政策力挺可降解塑料外,行业方面也是动作频频。近日,化工行业龙头企业万华化学组织成立生物降解塑料产业联盟,以生物降解材料领域专家、企业共同参与的方式,制定市场亟需的应用标准。未来该联盟计划在薄膜、吸管、片材、地膜、淋膜、发泡、功能性复合包装、纤维以及产业链闭环等领域设置专业项目组,加快推动科技创新成果的标准化、产业化和市场化。

  可降解塑料

  百亿级市场空间

  国内生物可降解塑料需求空间巨大,一次性餐具、一次性塑料袋、农用地膜和包装用塑料薄膜四大重点应用领域合计约有1017万吨的潜在需求空间。全球生物降解塑料渗透率普遍在3%以下,中国的渗透率仅为0.62%。

  据天风证券数据,目前,可降解塑料在我国的市场需求为4.2万吨。政策全面落地后,仅外卖、快递、农膜三个领域的需求将达到154.53万吨,对应可降解塑料市场约270亿元,市场增长空间达36倍。业内人士表示,154.53万吨的市场需求,仅仅是新政执行后,短期内增加的量,这远未达到可降解塑料的天花板。长期来看,可降解塑料存在千亿级的市场空间。

  根据链塑网对2020-2025年可降解塑料市场需求预测,可降解塑料的总消费量在2020年将达到64万吨,并将于2025年达到238万吨,与之相对应的可降解塑料的总产值将分别达到128亿元和477亿元。可降解塑料的未来市场前景十分广袤。

  目前主流可降解塑料主要原材料为PLA和PBAT。PBAT属于石油基生物降解塑料,产业链较为成熟,拥有良好的使用性能和经济性,是目前生物降解塑料研究中市场应用最广泛的可降解材料之一。

  A股上市公司中,金发科技拥有PBAT产能6万吨/年,于2011年投产。恒力石化子公司3.3万吨PBAT/PBS类生物可降解聚酯新材料项目于2020年12月一次性开车成功。瑞丰高材年产6万吨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PBAT(一期)项目预计于2021年8月份试车。

  东华科技今年3月18日公告拟投资建设年产10万吨PBAT项目。拥有或拟投建PBAT项目的上市公司还有万华化学、莫高股份等。金丹科技拥有1万吨聚乳酸生物降解(PLA)新材料项目。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