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
返回首页

氢气发动机频频“点燃” A股公司开拓新能源新赛道

俞立严 上海证券报

  既不用油,也无需转化成电,国产新能源汽车技术正往新的方向实现突破。日前,动力新科、一汽解放、中国重汽和潍柴动力等上市公司集中发布各自的氢气发动机,并进行点火等关键试验。对此,多位企业高层和专家认为,在丰田等国际巨头押注氢能车新赛道的背景下,氢气发动机新技术的突破有助于丰富目前中国的新能源“双碳”技术路线。

  产业链公司集中发布氢气发动机

  7月6日,上汽集团旗下动力新科(原上柴股份)宣布公司首台直喷式氢气发动机在试验认证部试验基地点火成功。据动力新科方面介绍,该款直喷式氢气发动机排量12.8升,设计最大马力480马力,采用行业领先的缸内氢气直喷技术,热效率高达44%。

  “这款零碳排放的氢气发动机,清洁高效是最大特点,更适合重卡市场。”动力新科有关负责人说,研发氢气发动机符合公司一贯秉持的对澎湃动力和清洁高效的追求,标志着公司向新能源领域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6月中旬,一汽解放宣布其自主设计研发的国内首款重型商用车缸内直喷氢气发动机成功点火并稳定运行,该氢气发动机具有技术首创、行业首发、国际领先的特点,标志着我国氢气直喷发动机自主研发取得重大突破。

  据介绍,在效率表现方面,该重型氢气发动机功率超过500马力,指示热效率突破55%,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能够为用户带来更低的TCO(全生命周期总成本)和更好的时效性。一汽解放负责人透露,未来,公司将继续深耕研发氨燃料发动机等富氢零碳动力,并应用到解放全系列商用车中,巩固公司在商用车新能源转型中的领先地位。

  随后,中国重汽和潍柴动力联合发布了中国首台商业化氢内燃机重卡“黄河高端重卡”,新车搭载潍柴动力自主开发的13L氢内燃机。潍柴动力研发人员介绍,该机型采用精准氢气喷射控制方案,实现氢燃料灵活准确供给,可充分满足发动机变工况需求,攻克了一批技术难题,掌握了一批原创性专利技术,实现了有效热效率41.8%。

  业内专家表示,多家产业链公司在一个月内不约而同地披露氢气发动机研发成果,并且开始集中发布已经可以运行的产品,显示该技术进一步落地使用的脚步越来越近。

  氢气发动机成新能源车新赛道

  据不完全统计,随着2022年3月氢能产业“顶层设计”的出台,目前已有北京、上海、山东、湖北等超过30个省市发布涉及氢能的规划和政策。

  业内专家表示,虽然早在100多年前,英国科学家就提出用氢为燃料的理论,即“输入氢能、输出动力”,但氢能目前在汽车上的应用主要分为两条技术路线:一条是此前被资本市场关注的氢燃料电池路线;另一条则是动力新科、一汽解放、潍柴动力等近期研发的氢内燃机即氢气发动机路线,该技术跳过了氢转化为电的过程。

  吉利商用车首席科学家刘汉如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氢气发动机燃烧氢气,不产生二氧化碳排放,是相对快速可靠的减排技术方案,值得发展推广。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丰田公司已开始致力于“氢燃料发动机”的技术开发工作,且不局限于卡车等商用车,丰田已经计划在以丰田卡罗拉运动版为基础的赛车上搭载氢燃料发动机。丰田有关人士介绍,丰田的氢燃料发动机是以汽油发动机为基础,改变燃料供应系统和喷射系统,丰田将在赛车运动的严苛条件下,打磨氢燃料发动机的性能。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表示,近期相关中国公司氢气发动机的发布,为商用车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是应对新一轮产业变革的强有力的措施,也是践行“双碳”目标,适应汽车产业发展格局的正确选择。

  新技术路线困难和机遇并存

  继纯电动和混动等新能源车后,氢能汽车近期成为市场追逐的新热点。6月,国富氢能和捷氢科技科创板IPO获受理。今年上半年,氢燃料电池车产业链公开的大额融资事件达到10余起。与此同时,氢燃料电池车销量也在大幅增长,中汽协数据显示,2022年1月至5月,氢燃料电池汽车销量已近10000辆,比过去5年销量的总和还要多出1000辆左右。

  业内专家表示,市场之所以对氢能汽车保持热情的原因之一是氢气本身是一种真正清洁的燃料,燃烧后的产物只有水,相对于纯电动和混动,更加符合未来的环保要求。

  在刘汉如看来,相对于此前受到市场热捧的氢燃料电池技术路线,氢气发动机有其特有的优势,主要包括:氢气发动机没有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排放,也没有碳烟等化合物排放;氢气发动机的燃烧效率高,具有较好的燃料经济性等。

  但是,对于氢气发动机的相关争议也不绝于耳。麦肯锡全球董事合伙人方寅亮表示,氢气是一种极易燃烧的气体,其燃烧速度极快,易回火、易爆震,这就对氢气发动机气缸内的点火提出了更为苛刻的要求。

  “搭载氢气发动机汽车的耐久性需要经受考验。”上汽集团有关人士对记者表示,解决燃烧等技术问题后,对于氢气发动机以及氢燃料电池的使用更大的制约因素还是在氢气的制造、运输、存储、成本上,这并非单一企业能够解决,需要依靠相关部门来统筹规划,让制氢、储氢、运输氢成为一条规模化的成熟产业链,降低各环节的成本。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