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
返回首页

中国信通院:2021年我国大数据产业规模达1.3万亿元

杨洁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中证网讯(记者 杨洁)1月4日,在第五届数据资产管理大会上,中国信通院发布《大数据白皮书(2022年)》。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何宝宏对该白皮书内容进行介绍。他表示,我国大数据产业规模高速增长,2021年增加到1.3万亿元,复合增长率超过30%;大数据创新能力不断增强,2021年我国发表大数据领域论文量占全球31%,大数据相关专利受理总数占全球超50%,均位居第一;同时,大数据产业生态体系持续优化,2021年我国大数据市场主体总量超18万家,形成了大企业引领、中小企业协同、创新企业不断涌现的发展格局,2021年大数据相关企业获投总金额超过800亿元,创历史新高。 

  何宝宏指出,经过多年技术和产业的发展,大数据内部逐渐细化,形成数据存储与计算、数据管理、数据流通、数据应用、数据安全五大核心领域。

  在数据流通方面,何宝宏介绍,我国数据流通行业正在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双轮驱动下实现“规范化发展”。此前中央发布的《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 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等政策文件,为我国数据流通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思路,数据流通规则逐渐清晰;此外,数据流通参与热情高涨,数据流通的供需方从金融、互联网持续向其他行业扩展,在合规要求日趋收紧的背景下,数据安全流通技术重要性凸显。同时,数据流通产品形态逐渐向个性化定制方向转变,数据流通市场逐渐从“以数据产品为主”向市场驱动的“以数据需求为主”转变。

  何宝宏表示,我国数据流通还面临诸多挑战。一是数据权属界定的场景与问题比较复杂,二是数据的估值定价尚缺乏科学、标准的评价方法,三是数据流通的准入、竞争等行为约束没有清晰的法律界定,配套规则还不完善,四是隐私计算等数据流通关键技术应用不成熟。

  何宝宏认为,未来数据流通领域将呈现三方面发展趋势。一方面,高价值公共数据将成为解决数据供给不充足、激活市场主体的重要手段;第二,场景化的技术分级框架将促进数据安全流通实践落地,实现数据可控程度和数据流通价值的最大化;第三,可信流通体系将为数据有序流通提供条件,在提高数据流通效率的同时,实现对数据流通全流程的动态可控。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